新加坡崛起的原因是什么?带你了解新加坡生存简史( 二 )


生存与发展
但是独立对新加坡真的好吗?
新加坡当时的处境是什么呢?北面和马来西亚闹翻了 , 南面印度尼西亚虎视眈眈 。
你能想象一种 , 在野外被赶出山洞 , 你无依无靠 , 势单力薄 , 只能地上捡根树枝自保 , 前狼后虎 , 心惊胆战的感觉吗?
在发展上 , 他们不干掉新加坡已经不错了 , 新加坡完全只能靠自己 。
李光耀在回忆录里写 , “对新加坡来说 , 1965年8月9日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日子 。我们从没争取新加坡独立……在居住着1亿多马来回教徒的群岛上 , 我们华族人口简直微不足道 。新加坡是马来海洋中的一个华人岛屿 。我们在这样一个充满敌意的环境里如何生存呢?”
新加坡面对的可以说是地狱模式:落后的经济基础;有限的国内市场;教育不普及;高失业率;种族冲突;无社会和居住保障;面对外来威胁等等 。
独立后新加坡开始寻求国际承认 , 1965年9月加入联合国 , 同年10月加入英联邦 。
为了保障自身安全 , 新加坡还购买一些少而精的军事武器 , 随时准备玉石俱焚 。同时把樟宜港提供给美国作为海军基地 , 让美国海军可以快速穿马六甲海峡 , 四通八达 。
作为回报 , 美国会为新加坡提供安全保障 。
能活下来的同时 , 新加坡重点就是发展经济 。
发展初期 , 新加坡能够利用的就只有优良的港口条件和廉价的劳动力 。
李光耀根据新加坡的资源禀赋 , 给新加坡做好定位 , 在世界经济分工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利用欧美产业转移的机会 , 把他们准备往外转移的落后产能 , 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导入到新加坡 , 为新加坡发展制造业创造机会 。先是发展蚊香、假发、纺织业、成衣业等污染大、产业附加值并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
同时极度开放自己 , 与世界各地广泛建立联系 , 积极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 , 属于外贸驱动型经济 , 即使到今天 , 新加坡依旧高度依赖中、美、日、欧和周边市场 , 外贸总额是GDP的三倍 。

新加坡崛起的原因是什么?带你了解新加坡生存简史

文章插图
新加坡通过劳动密集的低端产业攒了第一桶金以后 , 就开始不断产业升级的过程 。
逐渐发展造船、修船业 , 钻油设备 , 炼油厂等资本密集型产业 。
到上世纪70-80年代中期 , 新加坡开始关注研究与开发、设计、工程、信息科技 , 电脑、电脑附件制造业等电子行业成为先导产业 。
到近年开始发展总部经济、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环保等对资本和技术要求都非常高的新兴产业 。如今更是成为新的亚洲金融中心以及加密货币、Web3的全球大本营 。
新加坡整个经济结构也越来越多元化 。

新加坡崛起的原因是什么?带你了解新加坡生存简史

文章插图
当初连生存都困难的新加坡 , 在李光耀的治理之下 , 弹丸之地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
在《李光耀观天下》中 , 李光耀说“我们在没有腹地的情况下把这个小岛发展成国家 。我们只能拼死一搏 。是世界的全球化帮了新加坡 。于是我们把全世界当成腹地 。”
2021年 , 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达5333.5亿新元(约合3876.9亿美元) , 同比增长7.6% 。人均GDP7.28万美元 , 亚洲第一 , 世界第5 , 领先美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