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状元2019 河南高考状元2019( 四 )




去年九月,一篇名为《和衡水中学在一起的2557天》的文章引发热议,作者本人是衡水中学的毕业生 。


在文章里,她道出了衡水中学的求学经历,给她留下的“后遗症”——


高考刚结束时,她不太会用筷子,因为在衡中为了节省吃饭时间,她总是用一根铁饭勺把饭大口大口地送进嘴里 。


她的语速经常太快,因为在衡中每天等待跑操时,她习惯了要利用这段时间争分夺秒多背两句古诗 。


河南高考状元2019 河南高考状元2019

文章插图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衡水中学官网


因为在衡中每一分钟都要有“意义”,所以她无法忍受排队等着取快递,快递在驿站一放几个月,最后往往不知所踪:


“在等待的队伍后面排上两分钟之后,我就对自己说:够了,不能再浪费再多时间了 。”


不会用电脑、听不懂流行的笑话、不懂什么叫手机运营商、需要学着搭地铁……


很残酷,很匪夷所思,却很真实 。


在为了高考激烈竞争的生活里,在被“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日程填满的时候,兴趣、娱乐、课外知识、甚至健康,都需要拿到分数的天平上来,做一番考量 。


如果“不值得”,就会被果断抛弃 。


事实上,对高考制度的反思从很早就已经开始,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机会公平、结果公平、优绩主义种种讨论,不一而足 。


不得不承认,即便是高考,也无法提供绝对的公平:


家庭背景,教育资源,个人天赋……这些不公平因素的确客观存在、难以消弭 。


河南高考状元2019 河南高考状元2019

文章插图



但同样无法否认的是,对于很多人来说,高考的确是一条相对公平的、有机会改写命运的途径——尽管绝非坦途 。


在电视剧《小欢喜》里,乔英子的班级后面也贴着一行标语:“高考的苦是通往世界的路 。”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或许确实是一句真命题,高考是象征着“知识改变命运”的神圣大门,只要迈过去,门背后就是一个光鲜亮丽的新世界、新起点 。


但在顺利通过这道门之前要走的路有多长、要吃的苦有多少?面对不同的人,被拒之门外的可能性会有怎样的参差不同?


个中滋味,只有真正走过这条路的学子和家长们,才最能体会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