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说事 老梁讲室内风水( 三 )


刘伯温虽归老于乡,但朱元璋疑忌之心很强,人不在身边反觉难以掌控,更欲除之而后快 。刘伯温也知道朱元璋对他不会就此放心的,所以他的儿子留京为官,算是人质 。而且朱元璋每年岁暮都将退休的刘基之子琏、宋濂之子允载、叶琛之子永道、胡深之子伯机等召去京师,接见于便殿,嘘寒问暖,“亲加训诲,燕语如家人 。”故此,退隐后的刘伯温异常低调,“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 。《明史》记载有这样一件事,青田县令因久仰刘伯温大名,想瞻仰一下尊容,“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基 。基方濯足,令从子引入茆舍,炊黍饭令 。令告曰:“某青田知县也 。”基惊起称民,谢去,终不复见 。”即便如此,最终还是未逃脱朱元璋的算计 。
朝廷方面,李善长为朱元璋所忌,已经自动退休,胡惟庸与李善长同乡,因李的举荐而成为丞相 。其实,早在洪武二年,朱元璋曾就李善长外另一丞相人选问题征询过刘伯温的意见,刘就不看好胡惟庸,评价是:“譬之驾,惧其偾辕也 。” 。胡惟庸因此对刘伯温怀恨在心 。后来终于在朱元璋暗助下得到了一次报复的机会 。当时瓯、闽间有一条狭长的地域叫谈洋,该地区是盐贩、盗贼聚集的地方,方国珍便是从这起兵反叛的 。刘基委托儿子刘琏上奏,建议应在该地区设立巡检司以控制管辖该地,使那里的刁民无机可乘,不能互相勾结或胁迫戍边士兵一道出逃反叛 。胡惟庸使刑部尚书吴云弹刻刘基,反指淡洋踞山临海,有君王之气.刘基想要谋取作为自己的墓地,当地百姓不答应,便想要在那里设置巡检司为难当地民众,才导致该地区形势迅速恶化 。
朱元璋不置可否,只是命令下传此文让刘伯温知晓 。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也是一种胁迫,如果没有合适的反应,谋反的罪名就会临头 。刘伯温于是只好赴京亲自上朝拜见朱元璋,但朱元璋又全然不过问此事,刘伯温既不能辨白,又不敢离京 。不久病发 。此时胡惟庸携带补药前来探望病情 。刘基吃了胡惟庸拿来的药后,顿时感到有如拳头大小的石头般的硬物堵塞在胸口 。刘基又利用空闲时间奏明了朱元璋.朱元璋依旧不过问 。三个月后,病情恶化 。朱元璋派人前去问候刘基,得知他已不能起床了,便让他乘坐传送公文的船返回青田家乡 。不久后去世 。
毒杀刘基,这是后来胡惟庸的一大罪状,但下毒是否为朱元璋的授意,已成悬疑 。出自朱元璋的授意可能性极大 。首先,刘基死于洪武八年四月,胡惟庸进中书省是洪武六年七月,那时胡入相时间不长,地位并不稳固,还处在“考察期”,又有汪广洋牵制,未必能够胆大妄为到这个程度 。胡惟庸虽然嫉恨刘伯温,但并无深仇大恨,弹刻刘基的奏章也强词夺理,没有能令人信服依据,如果没有来自皇帝方面的一些默许,本身就有诬告嫌疑,很可能反过来惹火上身 。更何况刘伯温已归隐,不可能对其地位权势构成威胁,做下毒这种风险很大而毫无回报的事,对身居丞相高位,且以精明干练著称的胡惟庸而言,应该还不至于笨到这个程度 。再者,不露痕迹地毒杀功臣是朱元璋的拿手绝技,李文忠、徐达也是这样因病受到探望和赠药之后便不明不白的死掉的 。关于李文忠之死,《明史》载:“十六年冬遂得疾 。帝亲临视,使淮安侯华中护医药 。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 。”当然,淮安侯也逃不过抄家灭门的命运 。至于徐达,“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 。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 。”野史说,拜朱元璋的一只蒸鹅所赐 。此外,与胡惟庸同为丞相汪广洋因否认胡惟庸毒杀了刘伯温,在被贬途中被赐毒而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