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国的来源你知道吗?盘点巴国的错误战略( 二 )



巴国的来源你知道吗?盘点巴国的错误战略

文章插图
前688年,巴国和楚国又联合出兵进攻申国(南阳),结果巴国却不知道为何转而对楚国用兵,攻陷了楚国的那处城(荆门沙洋),并威胁到楚国都城 。楚文王大怒,杀弃城逃跑的阎敖,结果又引发了大乱 。于是巴国趁乱进攻楚国,楚文王带兵抵御,结果在湖北枝江一带被巴国击败 。楚文王带领残兵退回首都,但是郢都大阍鬻拳拒绝开城门,不让败军之师入城,楚文王只能转而击败黄国,这才得以回到首都 。可是,楚文王在半路就因为嚼食“昌歜”过量而中毒死亡 。
汉北诸国
经过这件事情后,巴国就成为了楚国的仇敌,楚国和巴国旷日持久的战争就开始了 。前676年,巴国再次进攻楚国,获得了胜利 。到前632年,楚国在城濮之战失败,巴国赶紧讨好秦国,又和楚国修好,这才暂时缓和了两国的关系 。前611年,巴、楚、秦三国联军还一起灭了庸国(湖北竹山) 。
灭了庸国之后,巴国分得了鱼邑(奉节),但是楚国哪里肯让巴国做大,于是逼迫巴国西迁 。在楚国的步步紧逼之下,巴国只好放弃江汉一带的土地,向西迁徙到了四川盆地,和蜀国为伴 。不过巴国进攻楚国的想法也从未放弃,前477年,巴国再次进攻楚国,包围了鄾邑(襄阳) 。不久,楚国军队到来,击败了巴军,巴国损失惨重,被迫退出汉江流域,精心发展嘉陵江地区 。
巴国的来源你知道吗?盘点巴国的错误战略

文章插图
巴国的迁徙线路
四川盆地是一块宝地,这里四周都有大山阻碍,暂时没有敌国进攻,算是非常安全 。巴国在此活动了长足的发展,并在此建立了五座重要的城池 。很快,中国就进入了战国时代,《华阳国志·巴志》说:“七国称王,巴亦称王” 。根据文献记载,巴国的疆域“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及黔涪 。”
然而,巴国和楚国的战争并未因此结束 。到了战国中期,楚国通过吴起变法强盛起来,之后兼并了南方大片地区 。随后的楚宣王又将扩张的方向选准了大西南,于是派遣军队进攻巴国 。巴国屡战屡败,东边的土地不断沦陷 。正在此时,西边的蜀国也对巴国展开了进攻 。原来,巴国进入四川盆地后,经常和蜀国开战,所谓“巴蜀世战争”。蜀国见楚国进攻巴国,也趁机对巴国用兵 。
巴国两线作为,无法支持,于是转而投靠楚国,请楚国出兵救巴国 。前377年,楚国军队进攻蜀国,而蜀国也非常强悍,竟然直接进攻到了楚国的兹方(湖北松滋) 。不过,楚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蜀军失败,巴国按照前约将鱼邑、巫邑等地割让给了楚国 。
巴蜀版图
但是楚国的野心并未停止 。前361年,楚国攻占巴国南边的黔中之地,《史记·秦本纪》载:“(秦)孝公元年,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 。”楚威王上台后,又继续向巴国进兵,最终攻占了三峡一带,并设置了巫郡 。不久,楚军又西征,攻破巴国的首都江州(重庆),以及陪都垫江(合川),所谓“楚南有巴渝,过江南有黔中、巫郡 。”
经过楚国的连年西征后,巴国彻底走向了衰落,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
三,巴国最后的日子——引狼入室楚国为什么要不断进攻巴国呢?巴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常从背后袭击楚国,这让楚国十分难受 。楚国要想获得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就必须要把巴蜀消灭,并占据云贵高原,如此就能够好好应对北方诸侯的进攻 。因此,攻破巴国首都不久,楚国就派遣庄蹻西征,一路上击败夜郎国,到达了滇池一带 。这时候楚国,东吞越国,西败巴蜀、夜郎,南征百越,几乎要统一了整个南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