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矾是用来做什么的 明矾对于风水的作用( 二 )


南宋溪光村旧时也盛产明矾,产矾的时间历史悠久 。挑矾古道经过的地点是:
溪光至大宗垟心亭,再经埔坪老街,到苦岭脚马仙宫,过大岭头隔亭,过踣死马,到达龟岭亭 。与上边的路重合 。
相传“苦岭脚”有一个好风水,是明代以前,有福建柘荣县袁佐丞前辈建造的墓 。因为风水好,明朝初年,就出了这个辅助朱元璋的大人物 。后来有人在他们墓前建起了马仙宫 。有一天,袁佐丞觉得好几年没有到浙江扫墓了,就指派“部下将”先来探路 。于是,马仙的部下,在最高的山岭上施了法术,用大雾罩住大山 。袁佐丞的“部下将”骑的大马,在这个最陡峭的地方当场摔死,而将军却没有出事 。这班人看看山岭这样陡峭,马也摔死了,就不再来扫墓了 。从此,这个地方就叫做“踣死马” 。
过了“踣死马”,再越过一座山,就是龟岭头,龟岭头是浙闽两省的分界线,设有关隘 。关陕附近,就是路亭 。
海尾矾馆有个妈祖宫,始建于清康熙之前,建筑面积1000平米,这是一个挑矾工很好的歇脚地 。其中有许多善男信女,为挑矾山和码头工提供免费的茶水,甚至稀饭和咸菜一类 。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由于前岐街道处福建边缘,政府管理的力度不是很大 。而当地自产自销的海鲜品种类繁多,各种各样的鱼干非常鲜美,而因前岐街道充满着诱惑力 。
矾山至沿浦挑矾古道
马站沿浦在矾山的南面,是马站的重要渔港之一 。清末至民国年间,沿浦港非常繁荣,海上的各种贸易活动也在这里登场,这里还设有从海上运来的木材市场,旧材料市场 。由于船只往来比较多,自然而然地也成为矾山明矾的运输集散地 。
矾山运往马站沿浦的明矾,主要是在矾山南面山顶的矾窑出产的 。矾山明矾最兴盛时,有40多条矾窑,南面山顶的矾窑也不少 。南面山顶的矾窑如果向马站沿浦港口挑运,就节省了施工力气 。经过的地点是:
坎门岭—(4华里)—岱岭—(3华里)—十八孔水库—(4华里)—积谷岭—(3华里)—蒲城—(2华里)—沿浦港口 。
如果矾山的从木鱼山窑出发,到沿浦港口也只有20华里左右 。挑矾工将矾挑到沿浦港不但可以带回一些海鲜,力气大的人,还可以带回一些木料 。因为矾山一带,过去由于矾烟长期的污染和烧矾窑需要大量的柴草,特别是制作家具方面的木材是非常紧缺的 。
这条路的景观是马站的积谷寺,相传为南宋的文科探花,一代名臣陈桷所建 。积谷寺还有一株巨大的榕树,是纳凉歇脚的好场所 。过了积谷寺,始建于明初的抗倭名城——蒲壮所城(简称蒲城)就在眼前了 。挑矾工如果不带木材回家,总是喜欢到这座古城中去转一转 。
这条路的特点是路程近,除了积谷岭有一小段的上坡之外,全是下坡的路 。下坡与上坡相比,力气要节省很多 。
【明矾是用来做什么的 明矾对于风水的作用】南宋溪光一带出产的明矾,绝对不会挑运去沿浦港口,因为从这边出发,需要越过大岗山和鹤顶山二个山岭,路程又太远 。
“矾头势”不好时,矾山南面山顶的矾窑不生产时,这条挑矾道也不再挑矾了 。与其它的挑矾道相比,挑运明矾的时间比较短 。
矾山至藻溪挑矾古道
平阳鳌江是浙南重要的港口,也是全国商品主要集散地之一,全国的船只来往较多 。虽然人力挑运的明矾路途远,挑工费用大,但船运费用相对比较少,因此矾山至藻溪挑矾道很重要,明矾从矾山挑至藻溪后,再从藻溪装船运往鳌江港 。民国年间设有藻溪花桥矾馆和滩下矾馆 。花桥矾馆近些,滩下矾馆远些 。滩下矾馆地点在公婆石脚的东边,接近于现在该镇的鲤鱼山公园 。花桥矾馆地点在现在的藻溪中学附近 。两个矾馆都设在内河埠头边,便于明矾打包下水船运到鳌江口集合海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