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无法逾越的历史文化瑰宝 中国古建筑屋顶等级排列( 二 )


带你了解无法逾越的历史文化瑰宝 中国古建筑屋顶等级排列

文章插图
第四级:单檐歇山顶
单檐歇山顶应用非常广泛 , 但凡宫中其他重要建筑 , 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众殿堂等都袭用歇山屋顶 , 例如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构古建南禅寺大殿 。
带你了解无法逾越的历史文化瑰宝 中国古建筑屋顶等级排列

文章插图
第五级:悬山顶
悬山顶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 , 宋代时称“不厦两头造” ,  中国古代的重要建筑基本不采用悬山式屋顶结构 。
带你了解无法逾越的历史文化瑰宝 中国古建筑屋顶等级排列

文章插图
悬山顶民居
其又称挑山顶 , 有五脊二坡 , 多用于民居、附属宫殿、寺庙建筑 , 因其有利于防雨所以在南方民居更为普遍 。其特征是:各条桁或檩不像硬山那样封在两端的山墙面中 。而是直接伸到山墙以外 , 以支托悬挑于外的屋面部分 。也就是说悬山建筑不仅有前后檐 , 而且两端还有与前后檐尺寸相同的檐 。于是其两山部分便处于悬空状态 , 因此得名 。例如山西龙门寺西配殿等 。
带你了解无法逾越的历史文化瑰宝 中国古建筑屋顶等级排列

文章插图
山西龙门寺西配殿
第六级:硬山顶
有五脊二坡 , 屋顶与山墙齐平或略高出屋面 , 多用于民居 , 是中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 。硬山顶出现较晚 , 在宋《营造法式》中并未有记载 , 只在明清以后出现在我国南北方住宅、园林寺庙建筑中 。因其等级低 , 绝大多数只能使用青板瓦 , 不能使用筒瓦、琉璃瓦 , 例如山西的王家大院等 。
带你了解无法逾越的历史文化瑰宝 中国古建筑屋顶等级排列

文章插图
第七级:卷棚顶
又称元宝顶 , 为双坡屋顶 。两坡相交处不作大脊 , 由瓦垄直接卷过屋面成弧形的曲面 , 卷棚顶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样 , 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 。屋面前坡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 , 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 。此类屋顶形式多御用宫廷、寺院附属建筑的亭、轩、廊、榭等 , 例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等 。
带你了解无法逾越的历史文化瑰宝 中国古建筑屋顶等级排列

文章插图
攒尖顶(无等级)
攒尖顶在汉代就已经出现 , 宋代叫“斗尖顶” , 明清时代的建筑物中较多见 。虽然没将其列入具体等级划分 , 但这种屋顶形式在较高规格的古建筑中经常出现 , 例如故宫的中和殿、天坛祈年殿等 。
带你了解无法逾越的历史文化瑰宝 中国古建筑屋顶等级排列

文章插图
攒尖顶屋面细部构造
攒尖顶是指建筑物的屋面在顶部交汇为一点 , 形成尖顶 , 只应用于面积不大的楼、阁、楼、塔等 , 平面多为正多边形及圆形 , 顶部有宝顶 。根据脊数多少 , 分三角、四角、六角、八角攒尖顶等 。攒尖顶多作为景点亭阁式建筑或园林建筑 。
盝顶(无等级)
是一种较特别的屋顶 , 屋顶上部为平顶 , 下部为四面坡或多面坡 , 垂脊上端为横坡 , 横脊数目与坡数相同 , 横脊首尾相连 , 又称圈脊 。这种“平顶哥”在现存古代大型宫殿建筑中较为少见 , 常见于金、元时期的古建筑 。因为采用较少 , 所以并未列入等级序列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