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滞销有必要让天下人皆知吗( 二 )


有时候我在反思,农产品滞销真的有必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吗?
滞销的根本原因:需求是硬的,供应更硬
很简单的道理,人们不会因为荔枝价格低而增加大量的消费,所以你的荔枝即使不要钱,大家也不可能天天吃荔枝 。人们的消费呈现下图状态
但是作为生鲜农产品,产量哗哗地上来,产地存不住,销地接不住 。大家挤在一起的时候,即使打价格战也无济于事,你就是再卖同情也没用,因为需要被同情的人太多了 。
解决办法:多种手段把供应变软
我听说个事情 。在北京地区,今年的无核荔枝200元/5斤,卖断货;而在福建地区,今年大量滞销的黑叶品种,0.5-1元/斤根本运不出来这就是现实啊!如果两个树会说话,相信黑叶一定掉眼泪,都是一个屋檐下长大的,待遇就是天差地别啊 。
据专业人透露,黑叶品种属于种植非常广泛的品种,核比较大口感略差(其实我们小时候吃的大部分荔枝都是这个品种),树龄都比较大了,因为价格不高,农民也懒得去精心管理;再加上今年整体荔枝丰产,福建荔枝提前上市,和广东广西的荔枝撞车了,客商还没来得及转头,太多产品冲进了市场 。
品种改良是一种方法,建立差异化,或者是深加工,延长荔枝销售期,都是一种把供应变软的方法 。
补充总结:昨晚在朋友圈一发,一家福建的水果企业在评论:典型的好心办坏事,一帮甚至没来过福建,分不清什么叫乌叶桂味荔枝的人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说荔枝,害我400亩蜜丁香一半没卖出去,不报道的时候我一斤能卖12元啊 。他们说爽了,博了眼球,坑了果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