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光能互补的发电系统 风水互补发电效果评价图( 四 )


2.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技术
海陆并举已成为我国风电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未来我国海上风电规模的不断增加,海上风电并网运行的相关问题也将逐步凸显,这必将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和研究的重点 。直流汇集及并网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将成为未来海上风电并网的主要选择之一 。
通过开展适应于海上风电规划技术、资源评估与预测技术以及大型海上风电基地交直流混联汇集及送出的直流电网拓扑优化、协调运行控制、故障保护等关键技术研究,全面建成大规模海上新能源接入直流电网协调运行和控制保护技术体系,突破交直流混合电网接口技术瓶颈,实现海上风电接入电网,促进海上风能资源的规模化高效利用 。
(二)高效率低成本的风电多种利用技术
1.经济高效的风电制氢技术
未来,在风电制氢方面,随着新型低成本储氢材料以及规模储氢技术的进步,风电制氢储运问题有望得到有效解决,制氢成本有望越来越低,为风电制氢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
未来,通过突破高电压大功率氢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技术、氢储能系统成套技术方案、风电–氢储能联合优化运行控制调度系统以及配合风电并网接入的能量管理策略与协调优化控制策略,破解风电制氢技术瓶颈,使风电制氢逐渐成为风电开发利用的重要形式,实现规模化应用,提高风电消纳能力 。
2.市场机制下的风电供暖技术
风电供暖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突破热–电联合优化运行策略与控制技术,通过统筹考虑大容量储热单元流程结构、运行特性、集成设计原理和优化方法、大容量储热单元优化配置和运行机制,深入挖掘城市供热系统调峰能力,突破热–电联合优化运行策略与控制技术,促进风电供热规模化发展,提高风电利用率 。
(三)能源互联下的多能互补技术
在未来能源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多能互补技术为风电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选择,其关键在于利用不同能源资源在能量/功率上的时空互补特性,通过多能源电力系统的协调规划、协调优化调度与控制体系建立多能源互补体系 。
通过分析包括风光互补、风水互补、风火互补、微电网多能互补等方式的不同运行特性,开展含分布式风电的多能互补开发利用形式及优化规划技术研究,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资源中心和负荷中心逆向分布以及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通过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的体系结构配置技术,以及考虑多种电源、多时间尺度的互补发电系统的能量管理控制技术,充分挖掘系统调峰能力,实现互补发电设备的动态优化组合,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整个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率 。
(四)分布式接入与控制技术
有序接入、协调控制和能量优化管理是未来风电分布式利用的关键问题,通过分布式发电运行集中监视与运行控制技术、基于区域分布式发电的虚拟电厂的能量管理技术,以及多微电网的集群协调控制技术等方面研究,实现未来分布式供电与微电网向即插即用、高效运行、灵活互动方向发展 。
研究分布式发电运行集中监视与控制技术,建立相应的集中监控平台和运行管理系统,采取多种形式在分布式发电与监控中心之间建立稳定的通信联系 。在对分布式发电进行远程监控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分布式发电接入的双向自适应保护及控制技术、基于多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的供电网络快速重构技术、多能联供交直流混合的协调控制与智能化调度技术、分布式发电与微能网群控群调技术和多元化用户互动技术等,破解多元分布式发电安全接入与微电网控制难题,实现分布式能源灵活高效利用,有力支撑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