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朗诵《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诗意( 三 )


呵 , 各人的时机不同 , 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 。冯唐容易衰老 , 李广立功无数却难得封侯 。使贾谊这样有才华的人屈居于长沙 , 并不是当时没有圣明的君主 , 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 , 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吗?只不过由于君子安于贫贱 , 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 。年岁虽老而心犹壮 , 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遭遇穷困而意志更加坚定 , 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放弃自己的凌云之志 。即使喝了贪泉的水 , 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车辙中 , 胸怀依然开朗愉快 。北海虽然遥远 , 乘着大风仍然可以到达;晨光虽已逝去 , 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 。孟尝君心性高洁 , 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 , 阮籍为人放纵不羁 , 我们怎能学他那种走到穷途的就哭泣的行为呢!
我地位卑微 , 只是一介书生 。虽然和终军年龄相等 , 却没有报国的机会 。像班超那样有投笔从戎的豪情 , 也有宗悫“乘风破浪”的壮志 。如今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 , 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 。虽然不是谢玄那样的人才 , 但也和许多贤德之士相交往 。过些日子 , 我将到父亲身边 , 一定要像孔鲤那样接受父亲的教诲;而今天我能谒见阎公受到接待 , 高兴得如同登上龙门一样 。假如碰不上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 , 就只有抚拍着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叹惜 。既然已经遇到了钟子期 , 就弹奏一曲《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
呵!名胜之地不能常存 , 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 。兰亭集会的盛况已成陈迹 , 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 。承蒙这个宴会的恩赐 , 让我临别时作了这一篇序文 , 至于登高作赋 , 这只有指望在座诸公了 。我只是冒昧地尽我微薄的心意 , 作了短短的引言 。我的一首四韵小诗也已写成 。请各位像潘岳、陆机那样 , 展现江海般的文才吧: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 , 想当初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了 。
早晨 , 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黄昏 , 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 , 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 , 人事变迁 , 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已不知哪里去了 , 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

名家朗诵《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诗意

文章插图


赏析:写景、抒情自然融合 。此文重点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 。状写宴会高雅而宏大的气势 , 抒发自己的感慨情怀 。文章在交待了“故郡”、“新府”的历史沿革后 。便由阁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写起 。“襟三江而带五湖 , 控蛮荆而引瓯越”、“潦水尽而寒潭清 , 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 , 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就坐落在这片吞吐万象的江南大地上 。接着 , 作者的笔由远及近 , 由外景转而描绘内景 。“层台耸翠 , 上出重霄;飞阁流舟 , 下临无地”、“桂殿兰宫”、“绣问”、“雏登” 。“遥岑甫畅 , 逸兴遗飞” , 王勃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一个“路出名区”的“童子” , “幸承恩于伟饯” , 他为自己有机会参加宴会深感荣幸 。但面对高官显耀 , 不免又有几分心酸悲怆 。他转而慨叹自己的“不齐”的“时运”、“多舛”的“命途” 。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郁闷和不平 , 倾吐自己“有怀投笔”、“请缨”报国的情怀和勇往直前的决心 。情由景生 , 写景是为抒情、景、情相互渗透 , 水乳交融 。浑然天成 , 恰似行云流水 , 挥洒自如 , 自然流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