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长明灯》中,写过这么一句话:“当浑浊成为常态,清白就是一种罪 。”

文章插图
某网友文章截图
直觉告诉我,“当浑浊成为常态,清白就是一种罪”,这种网络语录体“金句”——鸡汤,怎么看都不像鲁迅先生的口吻 。
而且,《长明灯》我看过不止一遍,但是对这句话毫无印象 。
不过,为了证实这句话绝非鲁迅先生所说,我还是立即从书柜里拿出《彷徨》,找到《长明灯》,又认真读了一遍 。

文章插图
鲁迅《彷徨》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可以对着鲁迅先生的画像起誓,鲁迅先生在《长明灯》中,绝对没有“写过这么一句话”!
由此可见,在自媒体平台上,通过碰瓷名人名家而博眼球的行为,已有泛滥成灾之势 。
对此,人们非但不以为耻,反而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 。
为了流量,便视廉耻为粪土 。
悲乎?幸乎?
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或许可以从互联网创投品牌营销师孙洪鹤的这段话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把一切关系都看成商业的行为,就变得简单轻松了!没有关系就没有义务!跟对方没有关系却强行的承担不是你角色下的义务,其实就是一种讨厌行为啊!
……什么叫做优质?粉丝喜欢的就是优质,智能化大数据推荐的就是优质,这现在就是一个事实嘛!所以把自媒体当成一个需求化的市场来营销,你的心情就完全放松了!不要试图去拯救或改变别人,大家需要(的)是情绪上的开心,而绝非灵魂深处的自虐与反思……

文章插图
孙洪鹤微头条
平心而论,孙洪鹤这些话,虽然让人心里很不舒服,但也的确是“一个事实” 。
然而,我还是真心觉得,这“一个事实”,终究是一个扭曲的事实,是一个不应该存在的事实 。
因为它虽然合情,但不合理 。
难道所有的市场需求,我们都应该去迎合吗?
难道为了达到目的,我们就可以不择手段吗?
难道为了“博眼球,赚流量”,我们就可以不顾廉耻吗?
说实话,我难以接受孙洪鹤揭露的这个事实 。
我还是固执地认为,我们在互联网平台上公开发布的内容,不应该完全迎合大数据对“优质内容”的定义,而应该承载着一定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价值 。
心怀理想、听从内心而写作,不是要“试图去拯救或改变别人”,而是要对红尘俗世中迷茫的自我进行救赎 。

文章插图
写作者
当然,如果自己所追求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价值,能够意外“拯救或改变别人”,那么又何尝不是一件功德?
因此,如果有人问我:“在自媒体创作过程中,是否可以为了流量而不要脸?”
我只会说:“人要脸,树要皮;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
这是一个真正热爱写作的理想主义者最后的倔强 。
【给别人借锅好不好 借别人的锅好不好】想看更多好看的小说,请来28读书网,让你从此告别书荒!
- 多年不给抚养费怎么去处理
- 阿衰给大脸妹看风水视频
- 吃乳门
- 修仙模拟器怎么看风水 修仙模拟器风水鉴定
- 支付宝给骗了 支付宝这个功能能行骗
- 高大上公司取名大全?
- 香格里拉给人的感觉 香格里拉的风水好吗吗
- 公司名字有寓意?
- 取公司名字吉祥名字?
- 起公司名字的吉利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