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前往游览合浦还珠亭,以念东汉合浦太守孟尝时,见碑刻甚多,他感慨“孟尝高洁,施政廉明,去珠复返,无怪乎千古誉为盛事”,却又为珠民苦楚而愤慨:“曾驱万民入渊底,怎奈孟尝去不还?”在为纪念孟尝所建的海角亭,苏东坡亲手书写了“万里瞻天”四个大字,气魄非凡 。
当时,正值合浦特产龙眼成熟之时,太守张左藏捧给苏东坡 。苏东坡品尝后诗兴大发,写下了《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枝》 。
而苏东坡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异乡遇好友 。当时,苏东坡的老朋友——石康县令欧阳晦夫特意前来廉州探望,赠予头巾、琴枕 。两人忆过往,把酒言欢 。心情愉悦之下,苏东坡提笔写下《欧阳晦夫惠琴枕》《欧阳晦夫遗接琴枕,戏作此诗谢之》两首诗 。

文章插图
《欧阳晦夫惠琴枕》 。翟坚求 摄
在刘几仲所设的饯别宴席上,苏东坡听到了瓶笙吹奏出的音乐,感觉天籁音一般,写下《瓶笙诗》 。

文章插图
月饼小镇展示馆里摆设的苏东坡雕像 。翟坚求 摄
离开廉州时,他还专门写了一首《留别张左藏》,诗中处处充满了对好友,对廉州的留恋之情 。诗中还以“编颧以苜猪,瑾塗以塗之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等诗句描述了合浦猪仔饼、月饼的美味 。如今,这更是成为合浦月饼产业声名远播的重要历史文化背景 。
留下丰厚文化遗存
当时,苏东坡已是64岁的老人,垂垂老矣,数度被贬,几经流放,在不受朝廷重视的情况下,他依然诗才不老 。离开了合浦廉州,苏东坡一年后在江苏常州逝世 。
苏东坡在合浦居住期间,留下了“万里瞻天”等题词手迹;东坡亭、东坡井等遗址,以及东坡笠、东坡肉、东坡月等轶闻;《移廉州谢表》《书合浦舟行》《与秦少游书》及《戏和合浦僧》等诗歌文章十余篇 。

文章插图
东坡亭侧的东坡塘 。王健 摄
为了纪念苏东坡,后人在其曾下榻的合浦廉州清乐轩故址修建起一座亭子,命名为“东坡亭” 。而在东坡亭东面约30米有一个井,相传为苏东坡所掘之井,后人重新疏浚后将其命名为“东坡井”,为廉州四大名井之一 。如今,这两处地方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时光荏苒,千年流逝,苏东坡在合浦的足迹依然可循 。尽管当年的孟尝祠、还珠亭早已消失,但海角亭犹在,苏东坡的“万里瞻天”依然挂在亭内,每年都有不少人前来凭吊 。如今这里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
苏东坡的晚年,合浦成为他在岭南的最后一个心灵驿站,为他带来心灵最后的宁静 。而苏东坡也给当地文化艺术造成了深刻影响,留下了浓重的历史文化色彩,在合浦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占据重要的分量 。
千百年来,后人一直追随着苏东坡的脚步,源源不断地慕名而来,感受合浦廉州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魅力 。尝一尝苏东坡曾赞不绝口的合浦月饼和廉州龙眼;逛一逛刻满了历代文人纪念苏东坡诗词的古亭——东坡亭;感受绿荷红花、碧波荡漾、杨柳摇摆的东坡塘;瞻仰海角亭的苏东坡墨迹“万里瞻天”;写下一篇篇优美而精彩的诗句,以纪念大文豪苏东坡与合浦的情缘 。
驻足故址,仿佛苏东坡就在身旁吟诵:“悬知合浦人,长诵东坡诗 。好在真一酒,为我载宗资 。”(出自《留别廉州张左藏》)
“当时苏东坡来合浦只是一种机缘巧合,也许连他本人也想不到自己留下的足迹,在千年的时光中,如同合浦南珠般熠熠发光,引起世世代代合浦人无限追思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海作协会员严广云感慨万千 。
- 摇钱树有什么风水作用
- 楼房开天窗的风水禁忌
- 燃气灶火盖有几种尺寸 火灶风水尺寸大小
- 癌症家庭的风水 一家人都得癌症风水
- 高山顶上风水宝地 皇陵风水宝地
- 新中式圆形墙洞风水讲究
- 不方正的房子风水 地皮不方正风水怎么办
- 生肖猴的风水摆件具体作用
- 置地翡翠国际风水如何
- 家里有三个属鸡的好吗 风水一家三个属鸡的人好不好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