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风景区 汝州庆阳古城风水如何( 二 )




庆阳风景区 汝州庆阳古城风水如何

文章插图

考“债台高筑”一词,典出《汉书》,即上文《汉书.诸侯王表序》中"有逃责之台"之语 。“责”同“债” 。传此台本名謻台,为周景王所筑,后因周赧王避债于此,故称 。周赧王因何欠债,正史并未记载,仅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周赧王负责,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 。”清袁枚《随园随笔·摘史记注》亦称:“赧王为诸侯所逼,负责于民,乃上台避之,号避责台 。” 清王夫之《广遣兴》之二中有诗句道:“周赧筑台深避债,鲁哀徙宅再忘妻 。”


姬延作为东周的最后一位君主,在其执政时期,东周王室日暮西山,天子权威一落千丈 。仅存的王畿之地,亦被分为了“东周国”和“西周国”两个小国,天子名号名存实亡,姬延虽忝居西周国王城,却毫无实权 。在当时大的历史背景下,无论他是否为一代英主,最终都逃脱亡国的命运,谥号“赧王”,也正是姬延悲惨一生的真实写照 。关于周赧王逝于何地、葬于何处,在史籍并未有相关记载,以致于赧王陵在全国各地多处出现,成为千古之谜 。汝州作为周王朝灭国后诸姬周宗室后裔的主要归宿地,周庙(周太庙)的最终归结地,民间关于周赧王的传说故事很多,“周赧王、坐庆阳”之说,更是家喻户晓,几乎人人皆知 。同时在地方史志、家谱及金石碑刻中,对周赧王去世后安葬于五朶山的记载,也代不乏书,随着更多深层次的文献史料日益发现,其真实度也由民间传说,逐渐与传世文献相互得到印证 。


庆阳风景区 汝州庆阳古城风水如何

文章插图

明·永乐十九年敦睦堂《周氏家乘·岐山开基王位录》卷二记载曰:“周赧王,讳延,立,是为赧王 。时东、西周分治,迁都西周,生于洛邑,在位五十九年 。秦取韩阳城负黍 。西周恐,倍秦与诸侯约从,将天下锐师出伊阙攻秦,令秦无得通阳城 。秦昭王怒,使将军摎攻西周 。西周君奔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 。秦受其献,取九鼎宝器,而迁赧王于汝水惮狐梁邑,周既不祀 。殁,葬汝水之阳五朵山 。娶祁氏,葬与夫合墓,生子四,阳、平、裹、炯 。”


明·永乐十九年敦睦堂《周氏家乘·汝水沛舒派衍录》卷二记载曰:“四子炯,亦讳姬炯,生殁失考 。父失政,为秦所灭,黜为庶人,迁於汝水惮狐,百姓号曰:‘周家’,遂改姓周焉 。寿八十六岁,葬汝水之阳五朵山 。西凤氏,生殁失考,葬与夫合墓 。生子一,伯阳 。”


庆阳风景区 汝州庆阳古城风水如何

文章插图

明·万历《汝州志·陵墓·宝丰县》卷一记载曰:“天子坟,在县西九十里深山中,有冢名天子坟,无考 。”


清·康熙三十四年《汝州全志·陵墓·宝丰县》卷六记载曰:“天子坟,在县西八十里许,未详何代 。或云秦迁周天子阳人聚,卒葬其地 。幽谷深静,旁建寺院,邑进士李秉仁读书于此,有诗文咏题 。”


清·康熙《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汝州部汇考五·汝州古迹考·宝丰县》第四百八十五卷记载曰:“天子坟,在县西山八十里许,未详何代 。或云秦迁周天子阳人聚,卒葬其地,山谷深静,旁建寺院 。”


庆阳风景区 汝州庆阳古城风水如何

文章插图

清·嘉庆《宝丰县志·古迹·陵墓》卷八记载曰:“古周君墓,旧志在县西九十里深山中,未详何代,或云秦迁周天子於阳人聚,葬其地焉 。马志按史,居阳人为东周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