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常识广播稿400字 广播稿生活小常识300个( 二 )




二、塑造有深度的思维形象
【生活小常识广播稿400字 广播稿生活小常识300个】

广播节目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的直播过程中,面对听众的热线参与,对于新闻事件的表述会带有自己的思维个性特征,同时也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正确引导听众的思维方向。这就要求广播节目播音员主持人不断培养和加强良好的新闻敏感性与洞察力 。要做到思维理性,全面地判断问题和阐述观点,展现出主持人的思维深度,塑造良好的思维形象 。首先要积累广博的知识,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也应是懂得各方面知识的“杂家” 。这样才能在做到对事物的判断分析快捷、准确、深刻,如果给听众展现得知识含量太浅、或者出现常识性或政策性差错,纵然主持人声音形象多么出色、语言表达多么富有吸引力、也会在听众的心目中大打折扣 。


其二要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播音员主持人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直播节目成败的关键 。主持人节目直播,既给主持人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天地,又是一个锻炼能力、增强能力的机会 。尤其是热点评价、话题讨论、咨询解答等参与性、政策性、知识性强的节目,在直播中不免会出现意料不到的事,如听众提问尖刻、观点偏激;电话出了故障,磁带卡壳;被采访者或搭档说不到点上或游离主题等 。面对诸如此类问题,主持人要想临场不乱,沉着冷静机智地应对 。这就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这种能力要经过长期的语言训练和潜心学习、研究和揣摩体会 。


其三是要有二度创作的能力和话筒前的良好状态 。播音员主持人在注重培养和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要重视采、编、播诸要素和二度创作的能力 。这样在制作播出节目过程中,就能深刻理解资料和稿件的内涵,理解、消化,转换成自己的东西 。并且充分利用自己对于语言的感受、技巧来进行二度创作 。运用声音表现出画面,使播出的内容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要感动听众,让听众在收听节目过程中,同播音员主持人所塑造的声音形象产生共鸣 。另外,话筒前的良好状态和准确的情感表达,会使听众对主持人产生亲切、信任感,可以说,通过声音为传播媒介,在感情交流上,声音比眼睛更能打动人 。


三、塑造优秀的内涵形象和完美的社会形象


广播节目播音员主持人要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并进行长期广泛的知识储备和积累,这样与听众交流时才能做到成竹在胸,厚积薄发,有一定条件和能力的主持人也可以将自己塑造成专家型主持人,例如财经类、法律类、房产类、汽车类等 。


另外播音员主持人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也会成为很多听众心目中的“明星” 。因此,就需要在提高自己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同时,在话筒前和话筒后要保持言行一致,面对话筒所展现给听众的是完美、高雅的一面,在话筒背后也要做到言行统一,多做服务听众,帮助听众排忧解难的事 。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形象、思维形象、内涵形象和社会形象的塑造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只有塑造好了这四方面的形象,才会使自己在受众心中的“形象”更加完美、更加闪亮、更加永恒 。


综上所述,播音员主持人良好的声音个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经过不断的生活实践和自我学习、积累中慢慢形成的,不管什么样文体的播音主持作品,要想充分发挥,表现作品有声语言的形象感,就一定要充分感受作品中的语言要素所蕴含的形象感 。从而调动听众的心理,达到作品的完美展现 。张颂教授曾这样说过:“让播音语言内涵与声音形成的有机变化进入有机融合的深处,使广大听众在有限的时间进入有限的空间,既获得众多的信息,又获得情操的陶冶,直觉的信息是美的,信息所显示的大千世界也是美的 。那声音欣然走入敞开的心扉,息息相通,没有阻碍 。这是一种境界,是播音艺术的最高境界 。作为播音员和主持人,应该努力通过对作品有声语言的创作,追求这种最高境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