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文字 商代百科全书指的是什么( 二 )


光明悦读:整体而言,由这部辞典溯及的甲骨学研究成果来看,它呈现了先民怎样的生活图景?能否举例一二?由此可看出中华文明早期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王宇信:整体来看,辞典广泛涉及商代祭祀、农业、战争等社会生产、生活,体现了先民多彩的生活图景 。以商代农业为例,辞典详细记载了商代农业的分区、生产方法、农作物的种类(如谷类的名称)等信息 。以商代战争为例,对征伐的四方、武将名字都有体现 。辞典里“妇好”一条记载,她不仅是商王武丁的王后,频繁参与祭祀,还能带兵打仗,文献记载,她曾征召13000人组成部队,由她率领参加征伐,她既是王后,又是母亲,还是将军 。辞典里“大乙”(即我们熟悉的“商汤”)一条记载,他颇有仁德,走到郊野看见农夫张网捕捉飞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张网,担心鸟被捕尽,于是下令撤掉了三面网,并祈祷只有不听天命的鸟才被捉到 。由此可以推断,商王仁德可惠及鸟兽,何况百姓乎?
我们知道,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 。从辞典里可以看到,甲骨文里一个字往往有多个不同的字形,这体现了文字在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多源汇流的特征 。中华文明的形成也正是如此,是一个多点发源、多源汇流的过程 。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让读者看见文明发展的痕迹、理解文明生发的过程 。
(访谈由本报记者韩寒采访整理,图片由相关出版社提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