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幼儿常识知识题库 6-7岁幼儿常识知识题库及答案( 二 )


淹溺生存链的意义在于提高全社会预防淹溺的意识和行动,及时识别淹溺,为挽救淹溺者的生命实施有效的急救措施,提高淹溺生存率 。
首先发现溺水人员我们应该做出迅速的安全评估:
1.有意识的患者:有意识的患者通常会在水中挣扎、呼救,这是患者意识到危险的求救表现,但淹溺并未真正发生,此时应迅速展开救援行动让患者脱离危险境遇 。
2.无意识的患者:此类患者表现为在水中静静漂浮,有些仿佛是在水中站立,邻近观察可见其双眼凝视,呼之无反应 。
其次发现淹溺者应该正确应对:
1.确保安全:第一目击者首先应避免自身发生淹溺,确保安全 。如果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水中救援训练,不要轻易下水救人,可在岸上救援 。
2.提供漂浮物:如淹溺生存链第三环所示:在专业救援人员到来之前,在岸上向溺水者投递救生圈、竹竿、衣物、绳索等漂浮物,也可自制漂浮物如几个空水瓶捆扎在一起等,帮助淹溺者脱离险境 。
3.启动急救系统:发现有人淹溺,现场第一目击者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120,同时通知附近的专业水上救援人员 。
4.不正确的救援方法: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的方式,常因岸边湿滑,跌倒脱手导致施救者溺亡的发生 。
最后评估危重程度:
1.无意识、无呼吸:将淹溺者救上岸后,迅速评估患者意识和呼吸,如无意识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时应立即心肺复苏 。
2.无意识、有呼吸:经过评估患者意识不清,但是有自主呼吸,皮肤可出现发绀,四肢湿冷,在现场注意保暖,妥善处理、迅速送医 。
3.有意识、有呼吸:患者可有头痛,视力障碍,口周有泡沫或污物,可伴有头颈外伤等表现,此类患者需要到医院检查处理 。
目前很多人对溺水者的急救措施还有很大的误区,特别给出以下两点重要提示:
1.不要控水 。淹溺患者不要控水,控水无效且有害,以免延误实施心肺复苏的最佳时间 。
2.保持呼吸道通畅 。淹溺患者接受心肺复苏时,如果有大量呕吐物,应立即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仅有大量液体或泡沫涌出,无须清理,应尽快给予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
水火无情人有情,
当我们面对频发的溺水事件时,
不应该只唉声叹气,
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全社会通力合作,
共同构建起一道防溺水安全的生命屏障,
让溺水远离孩子,
让溺水事件不再重演 。
【6-7岁幼儿常识知识题库 6-7岁幼儿常识知识题库及答案】本文作者|何卫国(单位系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陈志(北京市急救中心培训中心主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