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对清朝的影响 鸦片战争时期的风水现象( 四 )



于是盗墓的风气越来越严重 , 盗墓可以直接将文物变卖了换钱 , 既不需要长久的时间成本 , 也不需要投资 , 许多穷苦的百姓都愿意为了赚卖文物的钱铤而走险 。
而洛阳铲也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 。

鸦片对清朝的影响 鸦片战争时期的风水现象

文章插图

发明洛阳铲的是一个名叫李鸭子的河南人 , 他家住在河南洛阳的东郊马坡村 。因为住的地方洛阳是多朝古都 , 有许多帝王墓都葬在这里 , 李鸭子所住的村子东边和东南边是东汉的陵墓 , 西边是北魏的陵墓 , 李鸭子表面上时开个包子铺的老板 , 其实是个盗墓的老手 。
一天他在路边摆摊卖包子时 , 看到几个人拿着一个铁铲在地上先是戳一个洞 , 每戳一下 , 都能从地里带出一些泥土 , 李鸭子不由得走近仔细观看 , 发现这个铁铲是半圆形的 , 带出的泥土竟然仍保持着原来的地层结构 。
而盗墓就是通过分辨地下土制来决定墓穴的时间的 。于是李鸭子找来铁匠仿制了一个这样的工具 , 实验过后发现果然管用 , 不久之后就成为了当时洛阳盗墓者人手一把的盗墓工具 。
鸦片对清朝的影响 鸦片战争时期的风水现象

文章插图

但洛阳铲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盗墓的风气 。
在民国时期除了民盗 , 还有军盗 , 当时的军阀将领党玉琨、孙殿英和靳云鄂被称为“民国三大盗宝枭雄” 。
其中党玉琨对周秦文物的破坏最严重 , 可以说是破坏周秦文化的“千古罪人” 。而孙殿英1928年的“东陵盗窃案”炸了慈禧太后的定东陵、掘了乾隆皇帝弘历的裕陵 , 掠走了大量稀世珍宝 , 更是让当时的满人为之愤慨 。
鸦片对清朝的影响 鸦片战争时期的风水现象

文章插图

在那个没有王法的时代背景下 , 几乎没有人能管 。
而袁世凯生活的年代就是这样一个盗墓风气严重的时代 , 这样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袁世凯要煞费苦心地保护母亲的墓穴 。一是对生母刘氏亡魂的尊敬 , 二是当时严重的盗墓风气让他不得不提防 。
鸦片对清朝的影响 鸦片战争时期的风水现象

文章插图

直到社会安定、法律体系日益完善的今天 , 仍然有一些盗墓人躲在隐蔽的角落里 , 进行着非法的盗墓活动 。
其中当代最为著名的就是2015年11·26辽宁特大盗墓案 , 这场盗墓案的始作俑者姚玉忠的家族竟然还是代代相传的盗墓人 , 他们的作案工具和手法极其娴熟 , 姚玉忠甚至面对记者的采访轻蔑的说道:“那些考古学家的掘墓技巧都是小儿科 。”
鸦片对清朝的影响 鸦片战争时期的风水现象

文章插图

我国法律最终以无期徒刑的审判 , 终止了这起案件 , 也给躲在黑暗中的盗墓人敲响了警钟 。
为什么到了现代 , 盗墓现象依然屡禁不止呢?这就要追根溯源到我们国家的文化习俗了 。


鸦片对清朝的影响 鸦片战争时期的风水现象

文章插图

无论是晚清民国还是古代 , 我国的盗墓风气和我们国家的丧葬礼仪有着很大关系 。
我国自古以来都有逝者厚葬的习俗 , 在古代 , 逝者的身份越尊贵、陪葬品和丧葬用品就越好 。明代的万历皇帝下葬时 , 用的是最好的金丝楠木棺材 , 墓室内也有大量的陪葬品 。而这也就给一些贪财之人留下了可乘之机 , 使得盗墓人和守墓人逐渐成为一种职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