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题库 社会学概论题库及答案2020年(12)


②在做出行为后,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③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 。
(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米德将自我分成“主我”和“客我”两部分 。“主我”是能动的部分,为人格发展提供动力 。“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 。
他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觉得行为的能力 。
①模仿阶段 。简单理解和模仿父母的动作,自我意识很弱 。
②嬉戏阶段 。扮演特定、重要的角色 。
③博弈阶段 。“客我”的范围已经覆盖了整个社会 。
(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强调人格形成过程中的生物因素,“无意识”驱动人格发展 。
他将人格分成“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 。本我受本能驱动,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起调节作用;超我遵循完美原则 。
他把人格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
①口腔期
②肛门期
③性器期
④潜伏期
⑤两性期
人格在前三个时期已经确定 。
(4)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人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都会遇到某种心理问题,都要对社会环境提出的要求做出反应 。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出现“认同危机” 。给以后的社会化过程留下隐患 。
生命历程理论
兴起于20世纪初,在6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 。将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是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 。
包括以下四个要点:
①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
②生命的相关性 。
③生命的时间安排 。
④人的能动性 。


56.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犯罪问题有哪些长处和不足?
【答案】经济分析学派的犯罪学理论,使法学经济分析学派的一个分支 。其基本主张是,从“理性人”的人性假设出发,认为犯罪是犯罪人“利益最大化”选择的结果,因而可以运用经济学理论对犯罪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而且,“一种行之有效的犯罪行为理论只是经济学常用的选择理论的扩展,用不着以道德的颓废、心理机能的欠缺和遗传特征等因素来解释犯罪行为” 。
毋庸置疑,经济分析学派的犯罪学理论有独到和精辟之处,对于研究犯罪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但是,像贝克尔所说的经济分析的三大核心假设——最大化行为、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与现实社会生活并不完全吻合 。“利益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从来就不是人性的全部,而只是人性的一部分;均衡的市场在任何社会也从来没有出现过;稳定、一致的偏好更是不存在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与上述三大假设相反的事例不胜枚举 。因此,经济分析不可能成为分析人类行为的“统一方法”,它在分析犯罪行为时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局限 。


57.什么是信度和效度?如何对它们加以测量?它们的关系如何?
【答案】(1)信度
是指测量数据(资料)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简言之就是测量的一致性 。
(2)效度
是测量的内容是否同测量的要求(理论前提)相符合 。
(3)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
信度高,效度未必高;
效度低,信度可能很高;
效度高,信度必然高;
测量的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效度是信度的充分条件 。


58.如何理解现代化与传统的关系?
【答案】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