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制作视频 家庭小制作方法大全(13)


1.脱衣换锦法
脱衣换锦法,虽花费较多时日,但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观赏期长,深受人们欢迎 。脱衣换锦法是岭南树桩盆景的主要枝法,即在作品展出之前,把盆树叶片全部摘掉,行话称“脱衣”,让所有的枝条裸露,呈现一览无余之状 。人们能尽情欣赏、品评作品的姿态 。脱衣换锦法最能显示桩景作品运用枝法的修养及作品的艺术功底 。脱衣换锦法以枝条为主要处理内容去处理画面,要求枝条的大小、长短,与整体构图布局形成合理的比例,更要求枝脉相通、流畅、曲节有度、疏密适宜 。因其疏密有度,每一组的次脉互不交缠,构成枝丫气眼通,密中有疏,疏密相间,充满自然神韵 。换锦能让一盆盆景作品在短短的时间内,给观众展现大自然不同季节的变化 。当一盆桩只被摘去绿叶时,虬曲的枝爪,似一棵苍劲的古树,使人们感到苍凉萧瑟的意境 。待枝条又开始萌发新芽,星星点点的新绿,春意盎然,于是又会出现一幅江南春色;待枝繁叶茂、绿叶丛生,则又会出现一派盛夏的蓬勃景象 。摘除叶片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用花剪逐叶剪除;二是把植株摆放厅堂一隅,造成叶片自然脱落;三是“扣水”5~7天,造成短期中断供水,逼使叶片脱落 。第一种办法虽费时、费工、费精力,但安全可靠,第二、第三种办法皆属强迫自行落叶,但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否则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
2.虚枝实叶法
实叶,是以叶片为主要内容,表现整个画面;虚枝,即对枝条的比例大小不做研究 。此法虽然没有脱衣换锦法那么多优点,更不能在展出前将叶片摘掉,但它无需过多花费时间,便能加快作品成功的速度,这是取意不取形的手法 。也有一些桩景,作者把脱衣换锦与虚枝实叶法结合起来使用,即先用虚枝实叶法使桩景能早日实现观赏目的,然后再逐渐对枝叶进行改造,待枝条完全成熟以后,再进行摘叶 。这是先定型后蓄枝的手法 。不过,从效果来说,虚枝实叶法在枝脉的流畅、大小比例的恰当等方面,都不如脱衣换锦法 。
3.丛枝法
丛枝法不讲究枝脉和层次;次脉,即侧枝的大小比例不甚合理;疏密排列无度,有一枝留一枝,所以称为丛枝法 。这种枝法不及脱衣换锦法的枝形干净利落,它的枝条脉络不明,缺乏节奏感,所以在带叶时,会造成层次不分、互相交织的情况 。丛枝法省工省时,多用于商品桩景的栽培 。
(四)雕琢方法
在已具有观赏雏形,树桩造型基本成型以后,为弥补自育小桩等不够苍老的欠缺,增强树桩干的老态,使其更富沧桑野趣,可对枝干进行适当的修饰处理,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
(1)撬皮法 用小刀插入树干皮层轻轻托撬动,使树皮(周皮)与木质部局部分离,然后在其分离缝中塞入一些杂物,如木屑泥沙等,经过2个生长季左右,枝干表面出现粗糙,呈现老化 。撬皮法适用于树木皮层易剥动的种类 。
(2)朽蚀法 用利刀剥离树桩部分树皮并切割木质部,然后在刻口上涂以硫酸等强腐蚀性药剂或腐蚀性真菌朽蚀树干,枯干达到要求后用清水或灭菌剂清洗创口 。
(3)撕裂法 不用修剪的方法对多余枝干进行去除,而用撕裂的方式让伤口边缘呈自然状态,使其更富野趣 。
(4)贴木法 为增加树桩的奇古度常使用贴木法,使两个甚至多个树桩或树苗贴生在一起 。在树背面的适当部位刻一条深构,沟宽与将要嵌进去的树干相吻合,然后将一棵树干欠佳或幼年树苗的树干嵌进沟中,用棕丝绑扎固定,外面涂以湿泥或包扎塑料,保湿1~2年后树干嵌紧枯桩的深沟,两者一体,宛若天生 。用这种方法制作盆景也称靠贴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