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概念火热 , 和数字人关联度很高的智能助手早被预言有可能人手一个 。 那除了价格 , 还有什么在拖数字人规模后应用的后腿?李士岩认为是产能 。
在谈到目前数字人为何没有定价标准时 , 蒋照生也提到了产能不足 , “数字人产业目前整体成熟度不高 , 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 加上目前国内多数应用场景都需要高度定制化的数字人设计 , 导致其无法快速复制推广 , 所以市场并未出现统一的定价标准” 。
当前制作虚拟人 , 大部分仍采用3D建模+动作捕捉 , 这种传统的方式 , 可以生产出电影画质的虚拟人 , 精致细腻 , 但成本很高 , 无法生产更多虚拟人 。 按照张铎给出的制作周期 , “制作一款卡通数字人需要2周左右 , 二次元数字人需要4周 , 拟真人的数字人需要6周时间” 。 按照李士岩的计划 , “未来数字人一定是人工智能制作的 ,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未来大量海量需求 。 希望在最近两年内 , 通过百度智能云曦灵平台的开放 , 让每个人实现数字人自由” 。
企业定制的多
只有定制这一条路子吗?也不是 。 有数字人服务商也提供租赁服务 。 “就是租用我们已经定制好的数字人 , 再搭配直播要使用的硬件和系统 , 但是租的客户很少” , 张铎透露 。 至于购买数字人的都是哪些客户 , 张铎和李鸣都明确表示:企业客户下单的多 。 “就算是主播购买 , 也多是有团队的主播”,李鸣补充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在和百度数字人平台曦灵的客服沟通时 , 对方也直言:“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 价格比较高 , 是针对一些大型的企业 , 比如给银行做一个数字人助手等 , 不是针对普通用户的 。 ”
回到数字人主播这个分支 , 斗鱼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透露了推出数字人主播的初衷 , “直播行业发展到当前阶段 , 用户对直播内容丰富度、多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 数字人主播的出现能丰富平台内容生态、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的互动玩法 , 也能够在流量变现、IP变现方面为直播平台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 。 斗鱼从2019年起开始主播技术研发 , 陆续推出近10位官方数字人主播” 。
对比各种直播场景 , 蒋照生认为“目前新闻报道或其他仅需要简单问答交互的场景 , 比较适合数字人主播” 。
那在最早出现的秀场直播场景下呢?主播对数字人主播的态度没有给出统一答案 。
主播Zoe(化名)就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直言 , “没听过也不考虑 , 更没有关注过数字人主播” 。 她的理由是“网络直播已经是虚拟环境了 , 用户接纳程度太低 , 数字人主播会影响用户的消费欲望 , 一些简单的场景可以应用 , 但秀场直播受情感因素和消费初衷等因素影响不适合数字人主播” 。
文章图片
Vova(化名)的态度截然不同 。 她关注数字人直播是因为“看到过映客有主播用过 , 本来以为是动画效果 , 后来才知道观众看到的数字人捕捉的是幕后真人主播的动作和表情 。 我也想过自己做一个 , 但是数字人直播最好用电脑实现 , 比较麻烦 。 我对自己的颜值和装扮比较自信 , 后面就不考虑了” 。
数字人主播背后的真人主播更有发言权 , 运营映客数字人主播“会唱歌的熊猫”的主播 , 在回答做数字人主播和普通主播有什么区别时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没什么不同 , 一定要说区别的话 , 那就是在幕后会更自在一些 , 有些主播比较羞涩 , 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 , 用数字人主播会更舒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