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传输是终极目标,我们现在就从最有可能实现的地方做起 。”作为“逐日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段宝岩设想,空间太阳能电站未来可以成为轨道中的“太空充电桩”,为太空运转的各类航空器以及地面运转的移动设备充电 。此外,一旦地面无线充电桩的构想获得突破,其在民用及军用领域应用价值广阔 。比如,能在边远地区供电、救灾、突发事件无线供电以及降低恶劣气候影响等方面大展身手,还可直接应用于对军用卫星、空间武器、大型舰船、地面军事设施的无线供电,特别是在军用应急雷达、平流层飞行器、无人机群等无线供电方面,可确保持续、灵活、可靠、实时的能源供应,保障军事力量的有效性和国家安全 。
3
让淬炼人才之火烧得再旺些
“博士论文如果没有经过几个月的煎熬,那就是白开水,没有意义 。”段宝岩对学生的严格在业内是出了名的 。在博士生论文指导中,他写下最多的话是:创新点不明显,工作意义高度不够,成果显现度不好 。他鼓励学生一定要用实验数据来佐证,并敢于和国际同行对比 。每一个从他手里毕业的博士都会经历这样的人生“至暗时刻” 。
尽管已是院士,段宝岩对学生论文仍然是逐字逐句地修改 。他告诫学生,凡是自己经手的东西都代表自己,一定要对自己的每一次实验、每一个文字负责 。
“段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尤其在做研究方面,他说做学问就要深入去做,不能浮于表面,要注重创新 。”樊冠恒博士深有感触地说,“每天早上七点半我到实验室的时候,总能看到段老师的身影 。发给老师的论文,他不仅在结构、思路方面给予指导,就连文字、标点都作了修改,这种勤勉、严谨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
段宝岩非常注重在学生中发现科研好苗子,给本科生指导毕业论文是他多年的习惯,一旦发现有好苗子就选入项目组锻炼、悉心培养 。39岁被破格评为二级教授的王从思就是其中一个 。“逐日工程”项目组中,“80后”“90后”科研人员占比达61%,其中80%是段宝岩培养出的学生 。
“搞科学研究,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工程项目,不能纸上谈兵,光在电脑上做做仿真就行了 。”在段宝岩眼中,工厂车间和项目工地就是“人才演兵场” 。他常说,“一代做给一代看,一代更比一代强”,鼓励学生要敢于“啃硬骨头”,多跑现场,亲自动手实际操作 。
一天凌晨,北校区新科技楼门口,几个刚出实验室的学生被一位老师抓了“壮丁”——帮忙抬一个200公斤的天线 。就在大家一起抬天线的时候,学生们才发现他是段宝岩院士 。在近三年“逐日工程”空间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系统搭建攻坚阶段,段宝岩与团队成员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使地面验证系统测试成功时间比原定技术路线节点提前了近三年 。
“段院士承担的那些大项目,往往没有可供借鉴的资料、成品,甚至找不到可以取经的人,只能靠自己一点点摸索 。”项目组成员李娜教授说,有时候项目所需前期材料完全空白,一些基础且辛苦的工作连工人都不屑于去做,他们就在实验室用简易车床自己加工 。而建大射电望远镜5米模型、50米试验天线等实体,硬是让这些学电子机械出身的年轻人,学会了测量、机加工、土木工程等“硬本领” 。久而久之,团队成员个个练得“文武双全”,既能在电脑上跑方程,又能下工地焊板子 。
瞄准国际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段宝岩带领团队一路攻坚克难,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一项项重大工程成为人才淬火成钢的“大熔炉”,一批青年科研人才迅速成长起来 。今年7月,段宝岩又给“火炉”添了把“硬柴”——将自己获得的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200万元奖金全额捐赠出来,在学校设立科教创新基金,激励青年科研人才产出更多创新成果 。“我们要努力让这人才淬炼之火烧得更旺些 。”段宝岩说 。
- 小龙虾买回来后需要放水里养吗
- 实用生活小窍门大全视频 日常生活小妙招视频教程
- 彩色一寸免冠照片是什么意思
- 床上有黑色的小虫子是什么虫
- 小鱼有什么喜欢吃的食物,附挑选小鱼苗的方法
- 小乌龟如何养殖,小乌龟晒太阳要注意什么
- 宠物小螃蟹如何养殖,怎样挑选螃蟹
- 七彩小乌龟的养殖方法,注意做好这五点
- 小龙虾过冬的方法,附小龙虾冬季养殖注意事项
- 小螃蟹该如何养活,小螃蟹怎么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