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水稻种植技术,附有机水稻的栽培条件和田间的管理( 二 )


三、有机水稻田间的管理
1、土壤施肥: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培育土壤,秋季机械收获时充分切碎秸秆、秸秆,均匀撒在大田上,深翻,混合秸秆、秸秆和土壤 。在耕作前施用充分腐烂的农家肥料作为基地 。
2、本田除草:本田泡田可以用大水灌溉,去除土壤中的杂草种子 。一般来说,插秧前15d左右,本田耕作,大水淹没,杀死田间的老草,插秧前2-3d再次耕作本田,杀死萌生的杂草 。水稻生长过程中发现萌生的杂草应立即人工拔除 。
3、水分管理:幼穗在抽穗前分化采用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抽穗后浅水湿润灌溉,促进根系生长 。井灌区采用增温灌溉工艺,避免井水直接进田 。切开田埂杂草,去除田间的青穗,既能预防病虫害,又能保证阳光直射水面,提高水温 。同时,要及时早断水,促进成熟 。一般黄熟期(抽30d后)可停水,洼地早排,漏水地适当晚排 。
4、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稻病害常见于恶苗病、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 。通过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控制肥水、及时放田、控制高峰苗等方法,可以提高植物的抵抗力,从根本上控制病害的发生 。
5、害虫的防治:害水稻的常见害虫主要有稻象甲、稻蓟、稻虱、野虫 。
(1)农业防治:有机水稻害虫防治优先于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水稻抵抗力 。
(2)物理防治:水稻栽培过程中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导趋光性害虫的害虫防治方法 。
(3)生物防治:选择有机认证机构认可的生物农药和植物性农药控制田间害虫基数,利用现有天敌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