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高产种植技术,有哪些品种( 二 )


(2)点播:点播不易控制种子量,每亩穴数也不易掌握,比较费工 。167-200厘米打开厢,行距27-30厘米,窝距17-20厘米,每窝下种8-10粒种子,出苗后留苗5-7株 。
(3)撒播:在一些地区收获小麦后,先耕地随后撒种子,由于撒播没有株行距,密度难以控制,田间群体结构不合理,密处堆积如山,稀处不见苗 。此外,田间管理困难,一般产量低 。
四、荞麦的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荞麦播种后采取积极保苗措施 。播种时遇干旱应及时镇压、稳固土壤,减少空隙,使土壤耕作层虚实,有利于地下水上升和种子发芽 。播放后下雨或土壤含水量高时,地表结合板,荞麦叶大,土壤能力差,地板结合影响出苗,用耙子去除板结,可以疏松地表 。
2、合理密植:构成荞麦产量的因素主要是每亩株数、每株粒数和千粒重,三者与密度有关 。合理的密植是充分有效利用光、水、气、热和养分,协调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在群体最大限度发展的前提下,保证个体健康生长,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株粒数和粒重,获得高产 。
3、合理施肥:荞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 。为了获得高产量,必须提供足够的肥料 。对于干旱、贫瘠和寒冷的山地,增加肥料,特别是氮磷肥是荞麦丰产的基础 。施肥应以基肥为主,以种肥为辅,以追肥为辅,以有机为主,以无机肥为辅,施肥量应根据地力基础、产量指标、肥料质量、栽培气候特点科学把握 。
4、中耕除草:中耕有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渗透性、蓄水保湿、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也有消除杂草危害的效果 。中耕除草的次数和时间取决于地区、土壤、苗状和杂草的数量 。第一次中耕除草在苗高6-7厘米时结合间苗疏苗进行 。第二次中耕在荞麦垄断前,与追肥培土相结合,中耕深度为3-5厘米 。
5、灌溉:荞麦是典型的干旱作品,但其生育过程中抗干旱能力弱,开花灌浆期需水最多 。我国春荞多种植于旱坡地,缺乏灌溉条件,荞麦生长依赖于自然降水 。春荞麦区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荞麦开花灌浆期如遇干旱,应灌水满足荞麦需水要求,保证荞麦高产 。
6、花期管理:甜荞是异花授粉作物,也是两性花,结实率低,只有10-15%,是低主要因素,提高甜荞结实率的方法是创造授粉条件 。甜荞是虫媒花作物,昆虫可以提高甜荞的授粉结实率 。蜂辅助授粉在荞麦盛花期进行,荞麦开花前2-3天,每亩荞麦田放入蜂1-3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