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榛子种植管理
1、栽培密度
要实现榛子树丰产的愿望,榛子树所具有的栽培密度必须合理 。合理选择榛子树的栽培密度与种类、品种、砧木、栽培技术、采用的树形、地形、土壤、气候条件等多个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在选择榛子树种植密度时,应考虑各种因素,以使榛子树能够强壮生长 。
2、栽培行距
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的地方,榛子树栽培距离大,坡度大、土壤贫瘠的山地谷园,栽培行距小 。势头旺盛,树冠开放的品种,植物行距大,势头弱,树冠直立紧凑的品种,榛子树植物行距小 。根据种植目的不同,种植密度也应该不同 。为了早期丰产,可以采用计划性密植,早期密植,以后园地郁闭时可以间伐 。
【榛子种植技术,栽培地要有充足光照】3、栽培深度
根系不得埋土过深或过浅 。栽培后,根颈和地面或略低于地面5厘米 。根系以上埋土深度最好是6~10厘米 。穴内土壤疏松,为了防止栽培后土壤过度沉入,难以把握栽培深度,栽培前应适当浇水 。或者用脚稍微巩固洞内的土壤 。
4、合理浇水
在榛子树周围建造浇水树盘,直径达到1m,浇水和蓄水容易 。定植后立即浇水,要求充分灌溉 。浸水后,封土保湿,用地膜复盖树盘,保湿增温,促进榛子树根部活动,提高成活率 。
5、适时修剪
留下主干,然后根据自己的生长发育特性修剪,形成合理的骨架 。一般采用的树形有三种,少干丛形、单干形、多干丛形 。少干丛形,留下3~4个基生枝作为主枝,斜生向不同的方向伸展 。榛子树主枝上有生侧枝,侧枝上有生营养枝和结果母枝 。整体形成树形,单干形,这种树形留下主干,主干留下3~4个分布均匀的主干,主干留下侧枝,侧枝留下副枝和结果母枝,形成矮主干 。
6、合理施肥
5月初施腐熟农家肥,7月中追复合肥 。栽培第二年,在榛子树冠外围投影追肥,不要追得太深 。
7、栽后定干
榛子树栽培后定干,分为单干形和丛形 。土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应为单干树形,干燥高度为60~70厘米,相反应为丛形树形,干燥高度为30~40厘米 。当时定植的幼苗,要加强水肥管理,加强生长发育,萌发一定数量的树枝,木质化程度好,防止榛子树徒长 。秋天落叶后,进行培土防寒,培土达到植物的1/2即可 。第二春拆除防寒土,一般从第二年开始不需要培土防寒 。
- 香瓜种子种植方法,附栽培条件和品种
- 荞麦高产种植技术,有哪些品种
- 释迦果种植技术,释迦果的种植条件
- 菠萝蜜的种植条件,附繁殖方法
- 四季菠萝蜜种植技术,附种植优势
- 番石榴的种植技术,附生长习性
- 小尾寒羊牧草种植技术,附品种类型
- 火龙果种植条件,要满足以下六个
- 木瓜树种植技术,附繁殖方法
- 柠檬树繁殖技术,主要有五方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