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电商都是骗局 垂直电商被看衰( 二 )


此外,在综合性电商平台进行某一个品类扩充时,也往往会选择该领域内经营最好的垂直电商作为靶子,展开最直接的竞争 。对于他们来说可以牺牲某一个品类的毛利,多品类的经营让它们在经营上有更充足的空间,这对于垂直电商来说则是灭顶之灾 。京东当年就是靠着这样的策略将以图书为核心品类的当当由盈利直接打成了亏损,红孩子也是由于综合性电商平台对母婴品类的涉足而销售大幅下滑,不得不贱卖给了苏宁 。
由于模式上的固有缺陷和经营上的误入歧途,大多数垂直电商并没有抓住窗口期展现自己的专业化运营能力,做出特色并形成品牌 。当京东等电商平台涵盖的品类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传统品牌开始拥抱京东、天猫等综合电商,垂直类电商的生存空间正变得越来越小 。
“聚美优品们”是怎样活下来的?
如果说垂直类电商将被综合类电商围剿的一个不剩,那显然是言过其实 。实际上,像聚美优品、顺风优选、网酒网等垂直类电商,依旧在各自领域玩的风生水起 。那么,它们的葫芦里究竟又有着怎样的灵丹妙药呢?
与鞋服、食品领域不同,美妆垂直电商几乎是依靠传统风投模式发展起来的 。聚美优品迅速发展所依靠的模式为:通过大规模广告投放+炒作,吸引大量用户,进而获得新一轮分享投资,再进行广告投放和话题炒作来吸引新用户 。凭借传统风投的发展模式,聚美优品在短期内将销售额提升到8.17亿美元,并且保持每年超过200%的增长 。由于美妆是一个足够大的市场,同时线上线下价格相差很大,所以线上美妆市场依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寡头效应也使得聚美优品后期有更大的想象力 。
而中粮我买网、顺风优选、网酒网等企业更多的则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中粮产业链的众多食品品牌,在一定意义上给我买网提供着货品的支持,这部分商品在协同和价格上都会有优势 。借助母公司的资源,我买网也可以拿到诸多国际食品公司的合作权,作为大集团,中粮内部大型采购订单也可以为我买网提供客观的变现 。而顺丰优选不仅可以借助母公司的配送优势,同时顺丰集团夹带的直投资源和顺丰大客户的采购资源,也都一直在为顺丰优选源源不断地进行输血 。
实际上,即便是美国的电商市场,没有背景的电商获得的发展空间也十分有限 。综合类电商的兴起,必然会使规模较小的独立电商受到挤压 。况且还面临着“BAT”的虎视眈眈,它们对于互联网入口的控制和划分,也会让中国没有背景的电商更加艰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