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被征发或流放 。)
2.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
3.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
5.故不错意也(“错”通“措”,置)
6.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7.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8.自董卓已来(“已”通“以”,表示时间的界线)
七、翻译下列语句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现在逃走也是死,发动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4.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虽是这样,我从先王那里接受土地,愿意终身守护它,不敢交换!)
5.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
6.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
7.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五百里的土地呢?)
8.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军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
9.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
10.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
八.阅读《陈涉世家》,回答问题 。
1、起义的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斩 。)
2、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鱼腹置书,篝火狐鸣 。)
4、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6、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
7、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8、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 。)
9、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诸郡县苦秦吏 )
10、起义的导火线是:(遇雨失期.失期当斩 。)
九、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回答问题 。
1.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秦王企图用“易地”为骗局来骗取霸占安陵国 。)
2.秦王是怎样恐吓唐雎的?唐雎是如何回应秦王的?(秦王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进行恐吓,唐雎以“士之怒”进行反击,自然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意即要跟秦王拼命 。)
3.理解“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与“与臣而将四矣”的言外之意 。(前句:如果不听从,我将发怒,后果不堪设想 。后句:我将效法他们几人,与你同归于尽 。)
- 钓鲫鱼饵料配方
- 钓鲫鱼打窝配方
- 真空包装的熟食能保存多久
- 钓甲鱼的钩用几号鱼钩
- 真空包装的大米过期了能吃吗
- 三鲜砂锅是哪三鲜
- 真空包装的粽子能放多久
- 黑咖啡为什么会酸
- 奶瓶水没沥干有影响吗
- 带鱼是咸的还是淡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