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就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个元素 。在原著第三十一回里,史湘云捡到了贾宝玉丢失的金麒麟配饰,而这一回的题目就叫做“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在这一回结束时,脂砚斋也给出了重要的批语:
“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 。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

文章插图
这里出现了卫若兰,所以一般都认为史湘云婚配的对象应该就是卫若兰 。但是非常奇怪,前八十回里卫若兰从来没有正面出现过,只有一个名字在秦可卿出殡时出现了一回 。对于这个人,我们只知道他的身份是个“王孙公子” 。而在第二十六回里,冯紫英出场后,畸笏叟留下了一个眉批说:“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 。”因此,卫若兰就此成了“千古谜题”,史湘云最后是不是真的嫁给了他、后来他又为什么亡故了等等,我们一概不知 。
但是,“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这个题目得好好注意一下 。有人看到这个题目,就会认为湘云最后是跟宝玉一起白头偕老了,因为宝玉不是得了个金麒麟,后来丢了,正好让湘云捡到了吗?而且贾宝玉正好有一块玉,不正好就是“金玉良缘”了吗?
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知道“双星”究竟是什么 。
双星实际上指的是牵牛星和织女星,而牛郎和织女虽然经历过一段短暂的婚姻,最后还是被迫分离了,只能在每年七月初七由喜鹊架桥,牛郎和织女才能渡过银河相会一次 。而关于双星就是牛郎织女星这一点,我们在古代文学作品里也可以找到印证,比如唐代诗人杜甫 写过一首诗叫做《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其中有两句就是:“ 相如才调逸,银汉会双星 。”
因此,“白首双星”不能够理解为湘云和宝玉“白头偕老” 。相反,“白首”呼应的是《好了歌》中的“如何两鬓又成霜”,是暗示湘云最后会孤独终老,而她跟自己的“才貌仙郎”最后也只能经历生离死别——“仙郎”最后“升天”,应该也就是去世了 。
究竟这个“才貌仙郎”是不是卫若兰,没有更多的证据支持,所以我也不做过多猜测了 。
3 “烟花巷”之悲其实《好了歌注》里还有一句:“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有些朋友会把这一处当作是湘云最后落魄成为船妓的“谶语” 。
然而我认为,根据脂批来看,脂砚斋既然说“一段儿女死后无凭,生前空为筹划计算,痴心不了”,这个“择膏粱”应该指的是王熙凤的女儿巧姐 。

文章插图
大家都记得吧,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时候,王熙凤说自己的女儿还没起名字,要请刘姥姥取一个 。刘姥姥没有推辞,在听说大姐儿的生日是农历七月初七以后,便给她起名叫“巧姐”,用的是“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 。将来万一遇到什么灾祸,都可以借用这个“巧”字逢凶化吉 。
原著当中也有一处“物谶”交代了巧姐最后的结局:
“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 。丫鬟哄她取去,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 。众人忙把柚子与了板儿,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与她才罢 。那板儿因顽了半日佛手,此刻又两手抓着些果子吃,又忽见这柚子又香又圆,更觉好顽,且当球踢着玩去,也就不要佛手了 。”
柚子“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也” 。这里就明确暗示了巧姐长大之后与板儿的一段姻缘 。但是在这之前,巧姐的舅舅将她卖到了烟花巷,幸亏刘姥姥相助才脱离了苦海 。这一段情节在原著第五回也有印证:《红楼梦十二曲》的第十一支名叫《留余庆》,其中唱道:“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
-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什么意思
- 丝巾对女人的意义
- 准生证在哪里办
- asf是什么格式的文件 asf格式是什么意思
- 我的笔顺怎么写的 我的笔顺是啥
- 蘑菇和香菇能一起吃吗
- 蜂蜜茶色掉色前后对比
- 虾放一夜冷藏还是冷冻
- 螃蟹可以和梨一起吃吗
- 丝袜是谁发明出来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