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后期培育阶段:泥鳅苗种规格达到2厘米后 , 逐渐加深水位达到50厘米 。不仅要继续培育肥料的水质 , 还要配合饲料 , 每天上午各喂一次 , 每天喂食量为泥鳅体重的4%~10% 。投饵量要根据水质、天气、摄入状况灵活把握 , 水温在15℃以上时 , 泥鳅的食欲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强的25℃~27℃时 , 食欲特别旺盛的28℃以上 , 食欲逐渐减退 , 超过30℃或低于12℃时 , 应少投甚至停喂饲料 。
六、日常管理
1、调节水质注入新水 , 每周换水1~2次 , 经常施肥 , 保持池色“肥、活、嫩、爽” , 水色以黄绿色为佳 。
2、早、中、晚各巡塘一次 , 观察泥鳅活动和水色变化情况 ,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
3、定期预防病害 , 勤打扫、清洗饵料台 , 做好饲料台、工具等消毒工作 , 定期投喂预防鱼病的药物 。
4、注意防止敌人入侵和泥鳅逃跑 , 经常检查排水口和田埂 。
七、病害防治
1、气泡病:水中溶解氧不足、溶解氧过多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 。症状泥鳅浮在水面上 , 肚皮鼓起似气泡 。防治方法加强日常管理 , 防止水质恶化 , 发病时立即注入新水 , 并每亩用食盐4公斤~6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 。
2、车轮虫病:病泥鳅身体瘦弱 , 常浮在水面上 , 急促不安 , 或者在水面上旋转 , 身体表面的粘液增加 , 镜检有车轮虫 。可以用0.7×10-6溶液浓度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 。
【泥鳅苗种的快速培育技术,饲养管理措施】3、赤鳍病:由短杆菌感染引起 。生病的泥鳅鳍、腹部、皮肤和肛门周围充血、溃烂 , 尾鳍、胸鳍发红、腐烂 。可以用1×10-6溶液浓度的漂白粉洒在整个池子里 。泥鳅长到体长5厘米时 , 泥鳅苗种的培育阶段就完成了 , 即可进入成鳅养殖阶段 。
- 澳大利亚兔子有多大
- 泥鳅苗种快速培育法,泥鳅池塘建造
- 泥鳅木箱养殖技术,饲养管理
- 红腹锦鸡育苗技术,附育雏能力
- 中国水蛇养殖技术,附种苗培育方法
- 石蛙苗价格及养殖方法,石蛙养殖池的建设
- 鲢鱼鱼苗价格及养殖方法,鲢鱼的生活习性
- 塌菜种植技术,选择育苗移栽的方法种植
- 莲雾种植技术与管理,可压条育苗或嫁接育苗
- 白术种植技术,育苗时间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