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见义勇为行为没有法律义务或约定义务 。对于约定人来说 , 义务具有强制性和功利性等特点 。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基于约定或法律的基础上 , 这就是行为人的分内职责 。
因此 , 判断见义勇为行为应当以道德的标准加以衡量 , 主要考察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出于自愿、自觉和非功利性 。
2 , 见义勇为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 。
这一特征是见义勇为的本质表现 , 是“义”之所在 。因为 , 见义勇为的道德标准是公而忘私 , 舍己救人 。伦理价值是尚义轻利 。
3 , 见义勇为必须具有不顾个人安危的情节 。
在认定见义勇为的过程中 , 必须要找到行为人为公共利益不顾个人人身和生命安全的行为 。
当然 , 对于不顾个人安危的标准是可以有多种理解方式的 , 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旨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或抢险救灾等行为 , 无论行为的效果和程度 , 都可以视为见义勇为 。
三、我国民法对于见义勇为行为施加保护现状 。
当前 , 我国民法法律制度体系中并没有完整的针对见义勇为行为进行保护的专门规定 , 而是散见于各个法律制度之中 。
对于见义勇为行为的保护主要是通过申请补偿的方式来实现 。
例如《民法典》中关于无因管理、防止侵害、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规定以及最高法的部分司法解释等等 , 都是当前我国民法中关于见义勇为法律保护的依据 。

文章插图
具体来说 , 可以划分为如下几种 。
1、向侵权人申请补偿 。见义勇为的行为人可以向侵权人申请补偿 , 是《民法典》所规定的内容 。
【见义勇为受法律保 见义勇为受法律保护吗】在司法实践过程中 , 主要是指实施了见义勇为的自然人可以向实施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人申请赔偿 。
2、向收益人请求补偿 。向受益人请求补偿是指见义勇为的行为人在实施了见义勇为行为后 , 可以向被保护的受益者提出补偿的申请 。
见义勇为行为人可以向受益人提出补偿申请 , 主要是根据最高
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以及《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在司法实践中 , 很多见义勇为行为案例存在侵权人缺失或难以确定的问题 , 为了切实保护见义勇为行为人的合法权益 , 根据无因管理的有关原则 , 受益人要适当为行为人提供补偿 。
3、向国家申请补偿 。在见义勇为行为人申请补偿的过程中 , 如果一旦出现侵害人、受益人不清楚、无法补偿、无力补偿或者不愿补偿等现象 , 那么行为人的个人利益将受到严重影响 , 这对于行为人是非常不公平的 。
从公共行政的角度进行分析 , 见义勇为的行为人实质上是起到了协助政府的作用 , 对社会公共秩序起到了保护作用 。国家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保护着 , 有必要承担赔偿责任 。
国家赔偿是见义勇为行为人的最终救济途径 。
hi
o_o
- 关于青光眼常见的 关于青光眼常见的误区
- 生活中常见的烫伤 生活中常见的烫伤误区
- 310是什么意思
- 进门玄关放树可以吗 玄关进门见树风水好吗视频
- 当医学生得了痔疮 当医学生得了痔疮去看病
- 主见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 第1次见女方家长 第一次见女方家长需要注意些什么
- 双方父母第1次见 双方父母第一次见面应该注意什么
- 第1次见男方家长 第一次见男方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 猝死产生的常见诱 猝死发生的常见诱因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