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返大连感染学 天津返大连感染学生称遭到网暴( 二 )


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地址、行踪信息等均属于个人信息的范围 。
我国刑法是没有个人隐私罪这一罪名,而与个人隐私相关的罪名是个人信息罪,个人信息包含个人的隐私 。
《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六项的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可分为以下十类:
(一)、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
(二、)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
(三)、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
(四)、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
(五)、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
(六)、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
(七)、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
(八)、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
(九)、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
(十)、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
hi
(^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