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风水讲解大全( 三 )


文章插图

淮河主要流经豫、皖、苏三省 。
跟淮河纠缠的洪水也和这三省的地势地形相关 。
信阳市淮滨县洪河口以上属淮河上游 , 长360公里 , 地面落差174米 。
洪河口至洪泽湖出口中渡属中游 , 长490公里 , 落差16米 。
中渡到扬州三江营入江口为下游 , 长150公里 , 地面落差只有6米 。
这样的地势 , 使得一旦暴雨来袭 , 上游的洪水将如猛虎般迅速落冲进中下游平原 , 并在平原之上四处溢漫 。
而江淮地区的雨季总是犹有未尽的绵长 , 梅雨时节的50来天 , 能下完全年3/4的雨 。淮河是多灾多难的一条河 , 它也是中国历史上 , 最有故事的一条河 。
淮河流域 , 中华文明的扉页鼓钟将将 , 淮水汤汤 。——《诗经·鼓钟》
淮 , 刻在了三千年前的商朝甲骨文上 , 也流传在我国最早的诗集中 。
淮河 , 不知从何时起便被人们视为河神的居所而加以崇拜 , 并被尊为“四渎”之一 。

淮河风水讲解大全

文章插图
从淮安城穿过的淮河
当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苏醒 , 中国大地上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最先萌生出各具特色的文明 , 而处于两者过渡带上的淮河流域也几乎在同一时期跨入文明的门槛 。
上古时代 , 黄河流域的炎黄部落结盟 , 一统中原 。黄河文化开始以强势的姿态向南扩张 , 从那时起 , 淮河两岸就开始见证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
再以后 , 治水有功的大禹王 , 沿颍水南下 , 在淮河中游的涂山大会诸侯 , 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王朝确认建立 。经历夏、商、周近1800年的融合发展 , 华夏文明逐渐成型 。
鸟瞰涂山▼
淮河风水讲解大全

文章插图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 社会变革空前剧烈 , 人们开动脑筋 , 为未来寻找出路 。关于治国、处世、修身的各种思想流派竞相绽放 , 一度出现“百家争鸣”的宏大气象 。
这一时期的思想交锋在淮河流域达到鼎盛 , 影响最为深远的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学派均创立、兴盛于此 , 包括先秦七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在内的一大批思想家也大多生长于、活动于、成就于此 。
淮河流域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摇篮 , 而滚滚不息的淮河 , 也成为中国社会和中华文明向前推进的重要引擎 。
淮河 , 中国南北分界线公元前531年 , 齐国人晏子渡淮南下 , 出使楚国 。面对楚国人的百般刁难 , 晏子巧妙应对 。
在与楚灵王最后的辩论中 , 妙语连珠的晏子无意中开启了中国南北差异之争:
《晏子春秋》中他这样说: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
演化到今天就是“汤圆还是元宵、豆花是甜是咸、用不用搓澡巾”等等一系列博大精深的理论 。
在古人尚不明确淮河一带是中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一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的时候 , 就已经察觉出淮河南北两面自然风貌与生活习俗上的差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