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老人被骗执迷 家里老人被骗执迷不悟怎么办( 二 )


强调一下,凡是保健品都是商业行为,对健康无益,甚至有的还会加重病情 。真正对老人身心有益的只有三条:1.锻炼身体;2. 修养精神;3.合理饮食 。没有第四 。
最后再说一点:改变老人的观念比搬掉一座山还难 。所以宜从侧面迂回,既能避免老人受骗,又可以真正敬孝而非愚孝 。

家里老人被骗执迷 家里老人被骗执迷不悟怎么办

文章插图
中国老人是如何被洗脑的?三招必入坑,屡试不爽
一是亲近关系,保持长期陪伴;二是顺手推舟,借机宣传公司产品;三则是多管齐下,多人参与方案制定实施,最终将老人的钱成功地转到自己的口袋里 。
去到每一个新的地点进行拓荒的时候,这些“销售员”都会被主管告知,一定要注重店内氛围的培养 。先是通过组织“养生”会议,赠送免费的鸡蛋大米等吸引老人进入他们的活动环节 。
在活动中,保健品工作人员根据长期对于老人的观察,对他们的性格,家庭和收入情况进行揣摩,被盯上的老人会有四五个人同时为他分析方案,目标就是从他的手中卖出保健品得到钱 。在活动的途中就需非常需要注重活动氛围的调节,通常被视为目标的老人都会有1~2个专业“销售员”进行陪伴,一边是台上主持人的尽力活跃气氛,让会场保持沸腾,另一边则是台下润物细无声的“销售员”与老人长期交谈,获取信任 。一刚一柔的两种氛围相结合,很容易就让老人陷入这样的活动陷阱 。在因为早期活动是不收取费用的,甚至会免费赠送鸡蛋大米肥皂,老人哪怕有所疑虑也会碍于礼品的面子不会拒绝或是公开质疑,这就给后期开展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情感基础 。
在专业“销售员”陪伴一段时间之后,老人和这个“销售员”就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情感链接,“销售员”会无微不至的关心老人的生活方方面面,仿佛他是老人的亲生儿子 。而这些老人常常是空巢老人或是独居老人,他们需要的往往就是家人的陪伴和理解,这些在家人身上得不到的东西,在“销售员”身上都能弥补回来,老人缺失的情感就有了补位,再加上整个活动氛围的推波助澜,老人常常会将这些“销售员”当成自己很看重的朋友 。
在这个时候又会配合饥饿营销、消费大促的假象,以与老人关系好为理由借机告诉老人说这是抢来的优惠,逼迫老人购买签字 。老人常常会因为心软的原因签下这笔订单,在多方面的人情与情感混合下就会被顺水推舟的方式完成第一次交易 。
而在接下来的教育活动中就不仅仅是一个“销售员”的陪伴能完成的了,这时就会有团队的介入 。在“销售员”已经获得了老人的基本信息之后,会将这些信息提供提供给组织内的“养生”专家,“养生”专家会提前了解老人的情况并针对性的进行方案制定,比如说有的老人是高血压,那么表示专家就会自称为高血压专家提出一些建议与意见分析,推销该组织旗下的“养生”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养生”专家,还有专门对老人制定计划方案的负责人,配合“销售员”的情感牌,“养生”专家的专业牌,老人往往在这样的一套组合牌下难以拒绝,从而购买更多产品 。
在购买产品的途中老人会和“销售员”更加亲密和投入,有的时候老人已经养成了买产品的习惯,不是由于产品好,而是觉得“销售员”对自己的服务好,他们认为“销售员”是自己的孩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有他们的陪伴,他们想着自己的购买能够给“销售员”带来更多的提成,为了“销售员”而去买产品,买的其实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买了一份情感寄托和支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