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医”会诊,药品免费试用
有时在小区内,常看见所谓的“名医”支着帐篷,给身体有疾的老人进行免费检查,还赠送免费的药品 。切记:药品可能是真的,而这些“名医”或许是骗子 。
老人们试用这些药品有效后,可能会再次找上“名医”,这时,免费试用的药品的价格,往往会比正规医院的贵不少 。
7、忽悠老人买“传家宝”“纪念币”
以作废货币谎称纪念币,或用完全假制的邮票等,忽悠老年人购买留给后辈作“传家宝” 。
民警说,这种骗局绝不是单人行动,会有多人配合,在搭讪后,忽悠老人称这些物品会有升值空间,可造福后人 。期间,骗子们还会冒充专家、国家工作人员等“鉴定真伪”,让老人难辨真假 。
等老人发现这些“传家宝”都是“假货”再折返回去找人时,对方早已人去楼空 。
8、谎称工作人员上门行窃
【9种专骗老年人的 9种专骗老年人的套路】民警称,在一些盗窃案件中,不乏窃贼冒充水电公司工作人员、物业人员等去老人家中“例行检查” 。一般是两人上门,一人缠住老人,另一人行窃 。
对此,民警提醒,这些骗子一般挑晚上动手 。一般情况下,遇到难题,老人可先与子女或是去物业管理人员联系,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 。
9、擦亮眼甄别“连环套”
其实生活中,最担心老人被身边的亲朋好友,甚至是邻居欺骗 。这些人设下“连环套”,得手后立即切断联系方式 。
“我们就遇到过外甥骗舅舅养老钱的事件 。外甥忽悠舅舅进行投资等,实则外甥自己进行了高消费 。”民警称,为了拿到钱,嫌疑人带着老人拟定假合同,参观假工厂,让老人一时间难辨真假 。

文章插图
警惕“以房养老式”骗局让老人血本无归
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近年来,我国保险机构尝试推出了“以房养老”的商业保险业务 。让人料想不到的是,有不法分子却堂而皇之地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招摇撞骗,致使不少老人房财两空 。(6月24日《经济日报》)
以房养老政策推出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对于那些拥有房屋产权的孤寡老人,或者是子女比较开明,不会阻碍父母自己处理房产的老人,借助以房养老,可以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有品质,同时也减轻了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 。尽管从实践来看,因为这样的原因,真正选择以房养老的老人还不是太多,但这一政策的初衷,以及给部分老年人群体所带来的实惠,是显而易见的 。
然而,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却把以房养老当成了自己设计骗局,诈骗老人钱财的工具,不但给以房养老蒙上了一层阴影,而且也让一些老年人上当受骗,损失了巨额钱财 。由于房子往往是一个家庭最值钱的财产,一旦老人的房子被骗走,对于老人所带来的往往是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 。
从概念上来看,以房养老的本来意思,是老人把拥有产权的房子,以反向抵押的方式,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然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每月给老人发放一笔养老金,等老人身故后,则房子的产权归银行或保险公司 。其中的运作模式并不复杂,但是一些骗子,却钻了老人对以房养老政策理解不透彻的空子,打着“以房养老”、有高收益回报等旗号诱骗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再把借来的钱拿去买其所推荐的理财产品 。这种“抵押—借贷—理财”方式操作流程多、参与主体乱、投资风险高,本就不符合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风险承受能力 。更何况,一些所谓“理财产品”本来就是虚假的,等老人的钱打到骗子的账户,骗子就卷款跑路 。
- 中老年生活馆包括什么项目
- 预示死亡的19种 预示死亡的19种梦
- 人的性格有9种基本类型
- 老年人肺炎会引发 老年人肺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 中国有多少种文字
- 9种电商模式 6种新潮电商模式
- 芦笋不适宜人群
- 老年人的迷信
- 老年人旅游动机
- 老年人每日总热量应限制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