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洪涝灾害后,警惕这些常见疾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洪涝灾害发生后,由于饮水饮食卫生状况恶化、环境污染、病媒生物孳生、人群接触机会增加及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经密切接触的传染病等的增加,做好这些疾病的防控工作十分重要 。
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和/或其他脏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 。灾区常见肠道传染病主要有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和副伤寒、其他如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耶尔森氏菌等细菌引起的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腹泻病(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以及寄生虫腹泻病(隐孢子虫等) 。其他肠道传染病还包括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手足口病等 。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野生动物间流行,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的疾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由于洪灾期间自然环境的改变,包括温度、湿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影响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长繁殖和生活习性;另一方面,自然灾害发生期间灾区群众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精神心理压抑,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灾区卫生防病措施被损害等均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发 。洪灾后需要重点预防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 。
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防控这些疾病呢?
一、霍乱
不进食生的海(水)产品,海(水)产品加工存放容器要做到生熟分开,煮熟后食用,清洗海鲜人员要彻底洗手再接触食品和餐具;不喝生水,只喝开水、合格瓶装水;避免大型聚餐和吃剩饭菜;不随地大小便,更不要在水井和河边大小便;发生无痛性腹泻和呕吐须立即就医;粪便和呕吐物污染的地面、容器、厕所、水龙头、衣物被褥等应进行清洁和消毒 。从事饮食服务、垃圾粪便处理,或者一般人群根据专业机构推荐可及时口服霍乱疫苗 。
二、细菌性痢疾
【水灾后会出现甚么 水灾后会出现什么问题】不进食未洗净的瓜果、蔬菜,瓜果要削皮吃,少吃凉拌菜,不吃或少吃熟肉凉盘食物;食用生大蒜有助于预防;食物加工要煮透;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要洗手;防止饭菜被苍蝇叮爬;不喝生水,只喝开水、合格瓶装水 。不随地大小便 。发生水样便、稀便、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应立即就医 。儿童发生高热惊厥应就医排除是否为中毒性痢疾 。
三、伤寒和副伤寒
不进食未洗净的生菜和瓜果;不吃未煮熟的贝类等海鲜 。不喝生水,只喝开水、合格瓶装水;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要洗手;不随地大小便 。目前伤寒、副伤寒病情一般不典型,当出现持续3天以上发热,头痛、食欲差,排除感冒等疾病,有不洁食物或生冷食物进食史,应立即就医治疗 。从事饮食等服务、垃圾粪便处理,或者一般人群根据专业机构推荐接种伤寒疫苗 。
四、甲型肝炎
不进食未洗净的生菜、不吃未煮熟的贝类等海(水)产品 。不喝生水,只喝开水、合格瓶装水;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要洗手;不随地大小便 。不共用水杯等餐具用具;出现皮肤、眼睛巩膜发黄、恶心、厌油腻、食欲差等消化道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 。从事饮食服务、垃圾粪便处理、或者一般人群根据专业机构推荐接种甲肝疫苗 。
- 为何洪水后有瘟 为什么洪水后有瘟疫
- 接触洪水后如何护 接触洪水后如何护理
- 东京奥运会首场比 东京奥运会首场比赛开赛
- 王小二过年的歇后语是什么?
- 杭州作为第几届亚运会举办城市
- 水灾后会有甚么瘟 水灾后会有什么瘟疫
- 水灾以后必有大疫 水灾之后必有大疫吗
- 为何暴雨后几天 为什么暴雨后几天的自来水不能喝?
- 洪水过后要注意些 洪水过后要注意些什么呢
- 洪灾以后会有甚么 洪灾之后会有什么灾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