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条沉寂近12年 一条沉寂近12年的问答火了( 二 )


1984年1月份,里根宣布要建设国际空间站,希望有能力的国家都加入,同一年4月份,里根开始访华 。当时中方还没有开始载人航天项目,但是火箭技术并不差,也希望能够加入国际空间站,但是当时存在很大的问题 。因为经济困难,但是中方只能对重点的和前瞻的科技领域进行投资,不希望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只要能够保证不被拉开太远就行 。1986年开始了863计划 。当时第一期的国际空间站中方并没有加入的机会,1992年国际空间站的二期项目中方是否有机会加入呢?
美方并不愿意中方加入国际空间站,提出加入国际空间站需要拿出二三十亿美元的研发费用,中方是否能够承担 。另外后续运行中,还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 。当时中方的财力还是比较弱的,二三十亿美元确实很难拿出 。另外中方的航天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国际空间站会在1996年正式投入运行,届时中方内部的配套设施肯定不会齐全,即使中方加入并发射了舱段,但是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是给他人做嫁衣罢了 。如今看来当时二三十亿美元也难以拿出,确实令人唏嘘,但那就是现实,今天来看当年没有加入国际空间站也是正确的选择 。
尽管中方没有能加入国际空间站,但是自己的载人航天项目开始的并不晚 。1992年中方就开始了载人航天项目,1999年神舟一号飞船发射升空,2003年杨利伟成为中方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随着中方航天技术迅速进步,美方也迅速通过立法禁止与中方在航天领域展开任何合作 。但实际上这样的封锁并没有任何的作用,中方的航天技术自成一派,与美方并没有关系 。到现在中方开始建设自己的空间站,完全是顺理成章,技术和综合国力都已经到了这一步,有能力支撑更大规模的航天项目 。
今天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都是几十年奋斗的结果 。毕竟从一穷二白开始,能够走到今天非常的不容易 。参与伽利略导航计划,结果只能出钱接触不到任何的技术,最终自己搞出了性能更好的北斗导航系统 。受到国力和各方面的限制,无法参与国际空间站,现在自己建设天宫空间站 。中方航天领域的成就和奋斗史,绝对是一部励志史 。现在国际强大了,经济富强了,原来很多的限制都已经不存在,希望中方航天领域能够有更多伟大的成就 。
hi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