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积液盆腔炎怎么治疗 食疗、理疗、中药治疗的方法都有!( 二 )


艾灸治疗
方法一
取穴:三阴交穴 , 在内踝尖上三寸 , 胫骨内侧面后缘 , 患者可四指并拢 , 小指放在对侧内踝尖上 , 食指放在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交界处 。
艾灸方法:艾灸条每次一支 , 艾灸痛点有温热舒服的感觉 , 灸至皮肤出现红晕 , 每次灸20~30分钟 , 七天一疗程 , 休息一两天后 , 再进行第二疗程 , 一般灸1~2个疗程 。除了灸三阴交穴 , 也可灸腹部压痛点 。
作用:灸痛点能疏通经络 , 促进气血循环及炎症消散;灸三阴交穴 , 能补脾肾 , 助运化 , 通经络 。
方法二
取穴:以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和三阴交、隐白为主 。
艾灸方法:腹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大火力艾灸30分钟-1小时、腿上穴位可以15-20分钟 , 用单眼艾灸盒 。所有穴位都可以做移动艾灸 , 可以离穴不离经 。
作用:辅助治疗盆腔炎、盆腔积液 。
按摩治疗
1.手部按摩
(1)拇指指端点按双手内关穴1~2分钟 , 以感觉酸胀为宜 。内关穴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 , 治疗慢性盆腔炎 。
(2)拇指、食指捏拿合谷穴1~3分钟 , 以感觉麻胀为宜 。此法可调节盆腔血液循环 , 对慢性盆腔炎有治疗作用 。
2.足部按摩
(1)拇指按揉三阴交穴1~3分钟 , 以感觉酸胀为宜 。三阴交穴可调血和气 , 刺激此穴有助于改善女性肾脏功能 , 可消除机体炎症 , 治疗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疾病 。
(2)小鱼际擦足底涌泉穴 , 以足心发热为宜 。经常按摩此穴可使人精力旺盛 , 提高人体免疫力 , 对慢性盆腔炎有防治作用 。
3.穴位按摩
患者仰卧 , 双膝屈曲 。术者居其右侧 , 先进行常规腹部按摩数次 。再点按气海、关元、血海、三阴交各半分钟 , 然后双手提拿小腹部数次 。痛点部位多施手法 。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 。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症引起的盆腔炎积液 , 常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 。以下中药方仅供参考 , 用药需咨询专业医生 。
中药方一
药用:红藤15 克,败酱草15 克,炒当归10克,赤、白芍各10克,广木香6克,延胡索10克 , 炒柴胡5克,陈皮5克,川断10克 , 桑寄生12克,山楂12克,薏苡仁15克 。(来源《江苏中医》)
中药方二
药用:红藤20 克,银花藤15~20 克,牡丹皮12 克,紫花地丁30克,乳香、没药各6~9克,浙贝母12 克,连翘10~15 克,生甘草5~10克,白花蛇舌草15~20克,炒白芷10克,加黄柏10克 , 椿根白皮15克,皂角刺10克,当归10克,制香附10克 。(来源《江苏中医》)
中药方三
药用:瞿麦12克,篇蓄12克,木通3克,车前子9克,萆薛12克,滑石块15 克,五灵脂9 克,延胡索9克,制香附9克,柴胡4.5克,炒荆芥穗4.5 克 。(来源《刘奉五妇科经验选》)
其他药物治疗
慢性盆腔炎症引起的盆腔炎积液 , 可以采取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治疗 , 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其他药物治疗 , 用药需遵医嘱进行 。
手术治疗
盆腔炎性肿块、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囊肿经综合治疗无效时,可行手术治疗 。
存在小的感染灶 , 反复引起炎症发作者亦宜手术治疗 。
手术以彻底治愈为原则 , 避免遗留病灶再有复发的机会 , 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 。对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