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常见病( 四 )


(3)患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此时病鱼虽仍照常觅食,但常聚集在缸壁一角互相挤擦或身体磨擦硬物 。
(4)患病数天后,白点布满病鱼全身,症状开始明显,鱼体感觉不适,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且常呈呆滞状浮在水面 。
(5)病程通常为5-10天,若不及时治疗,则此疾病会快速传播,使锦鲤集体患病 。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 。

锦鲤常见病

文章插图
3、防治方法
(1)将水温提高至28℃(水温超过25℃时,小瓜虫难以繁殖;水温达到28℃时,小瓜虫开始死亡),经过数天后小瓜虫胞囊就会逐渐破裂脱落,此时更换新水,让水温保持恒定即可 。
(2)将患病锦鲤放入1%食盐水中,连续浸浴3-5天;或用1-3‰的醋酸亚汞溶液浸洗30分钟,或向10公斤清水中添加浓度为0.05-0.07%的红汞溶液,然后浸洗病鱼,持续15-30分钟,连续浸洗2-3次 。
(3)将病鱼放入红药水溶液中浸泡(水色微红即可,浓度不可过高),每天浸泡1-2次,每次持续5-10分钟 。
(4)白点病成虫难以完全灭杀,但幼虫容易灭除,当水中的有效药剂可维持7-20天左右时即可完全清除 。
锦鲤常见病

文章插图
十、细菌性烂鳃病
1、发病症状
(1)病鱼的鳃丝呈粉红色或苍白色,组织受到破坏,黏液增多,且带有污泥 。
(2)病情严重时,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被腐蚀成一个略呈圆形的透明区,导致软骨外露,俗称“开天窗” 。
(3)鳃丝组织被破坏后,病鱼会难以呼吸,所以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更换清水后部分病鱼仍有浮头现象 。
锦鲤常见病

文章插图
2、防治方法
(1)用5-10毫克/升的呋喃唑酮浸洗鱼体,持续15分钟;或用2毫克/升的红霉素浸泡鱼体,持续15分钟 。
(2)向饲养水体中泼洒利凡诺,使水体中药物浓度达到1.0-1.5毫克/升;或泼洒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使饲养水体中的药物浓度达到0.4-0.5毫克/升 。
(3)将适量的大黄捣碎,再用0.3%氨水(用量为大黄的20倍)浸泡一个晚上,提高药效后连水带渣泼洒饲养水体,使水体中的药物浓度达到2.5-3.7毫克/升 。
【锦鲤常见病】(4)将五倍子磨碎,再用沸水浸泡,然后泼洒至饲养水体中,使水体中的药物浓度达到2-4毫克/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