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难产的处理技术,及产后管理( 二 )


1、水温问题:亲鲵产卵后 , 体质较弱 , 不能随意将亲鲵从养殖池中捞出产卵池 , 因为常常因水温温差太大 , 大鲵受凉患病 , 严重时造成亲鲵死亡 。为此 , 产后的雌、雄亲鲵要尽可能地放回原池中静养 。
2、喂食:大鲵进行紧张繁殖后 , 体质弱 , 消化功能也受影响 , 食欲也差 , 在这种情况下 , 减少喂食 , 喂食容易消化的饵料 , 直到其活动、食欲正常为止 , 才能恢复正常的喂食 。
3、受伤问题:大鲵繁殖过程中 , 由于人工移动造成皮肤擦伤脱落 , 加上此时温度高 , 是病原菌繁殖季节 , 细菌和寄生可以从体表伤口进入虚弱 , 因此容易感染病死 。为此 , 通常在亲鲵池中加入许庆大霉素(浓度为1 克/ 立方米)进行浸泡 , 每次浸泡1 个小时 , 连用5次 。
4、水质问题:由于大鲵难产 , 或者性腺发育不成熟 , 但等繁殖结束后 , 雌、雄大鲵的生殖腺体日趋成熟 , 每当受到新水刺液和觅食时 , 有的雌鲵还会有卵产出 , 而雄鲵也分泌出雄性激素甚至排出精子 。因此 , 必须立即观察母鱼产后的反应 , 及时取出卵带和卵粒 。如果没有流水养殖条件 , 采用每天3次换水的方法;如果有流水养殖条件 , 应保持水流畅 , 保障水质良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