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容易宫外孕吗 导致宫外孕的原因有哪些( 三 )


步骤五:保持锻炼
多囊患者怀孕后,一定要保持锻炼,控制体重,以免出现妊娠糖尿病等 。适量的运动能够改善糖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 。而且孕期的时候运动还有助于胎儿和孕妇的健康,生产时也更顺利 。
可以选择散步、孕期瑜伽等安全的锻炼方式 。
步骤六: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多囊卵巢患者怀孕后,如果孕妇出现腹痛、阴道流血、阴道流液、头痛、头晕、视物不清、长期恶心、呕吐、腹痛、心慌气短、尿少、浮肿、胎动减少会消失、其他任何不适等,应当及时就医诊治 。
多囊卵巢怀孕后还有哪些危险
1.妊娠期糖尿病(GDM)
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的糖尿病 。GDM的危险因素首先是肥胖,其次是胰岛素抵抗,两者又互为因果关系 。
据统计,多囊卵巢综合症IR患病率为20%~40%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妊娠后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和胎盘泌乳素等妊娠激素的增加,因其都有对抗胰岛素的作用,使妊娠前存在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加剧,糖代谢紊乱,最终导致胰岛β细胞失代偿,发展为GDM 。并且多囊卵巢综合症人群的GDM发病率将会升高 。
建议:
因此建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进行严密的产前监护,定期监测血压和尿蛋白,在孕24~28周常规进行糖筛查,如糖筛查异常进一步行糖耐量试验,尽早诊断妊娠并发症,及时处理,减少母婴并发症 。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DH)
据统计,2%~5%的孕妇被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其中三分之一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尤其是合并胰岛素抵抗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升高 。
胰岛素抵抗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胰岛素抵抗及继发的高胰岛素血症可能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促使水钠潴留、血管平滑肌肥大及细胞内钙交换加速,从而使血压升高 。
也有研究证实,胰岛素抵抗在高血脂、血管内皮损伤等妊娠期高血压早期病变中起促进作用,进而可能最终促使妊娠期高血压发生 。高胰岛素血症可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血管腔狭窄、血管阻力增加及血管内皮障碍 。
3.分娩并发症
研究发现,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早产和剖宫产的风险增加 。
宝宝在37周以前出生就算早产,而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生早产儿的几率特别高 。早产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即使宝宝活下来,健康和心理也有可能长期受到影响 。
建议:
如果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在怀孕时感到宫缩或者出现宫颈感染,那么应该小心早产,立即询问医生或者去医院就诊 。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有可能等不到足月,就会让宝宝提前出生,避免母婴受到更大的伤害 。
4.巨大儿发生率较高
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妊娠后巨大儿的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治疗采用促排卵有关 。
孕妇糖耐量降低和妊娠期糖尿病是产生巨大儿的重要危险因素 。主要是因为高血糖刺激胎儿胰岛β细胞增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阻止脂肪分解,促进胎儿生长 。
有相关资料表明,孕妇血糖与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 。若血糖呈上升趋势,胎儿体重也呈增加趋势 。巨大儿可能造成头盆不称,肩难产,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等,对胎儿可能引起颅内出血,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等,严重影响母儿的健康 。
建议:
因此,多囊卵巢综合症妇女受孕后要加强围产期保健,控制饮食和体重,监测血糖,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