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自述:住浦西的我,不靠“抢”单,轻松买到了菜

两周前 , 小区第一次面临48小时封控 。 居委干部提前通知时 , 好心地在微信群嘱咐:去备点菜吧 。
这下糟了 。 当晚11点 , 71岁的老母亲被手机吵醒 , 一看 , 群里炸锅了 。
她交往的朋友、同事 , 大多都住周边 , 此时此刻不断给她发各种消息 , 比如附近的菜场视频、图片 , 只见深更半夜摩肩接踵 , 街上人声鼎沸 , 堪比跨年 。
一个老人家 , 哪里抵得住消息“轰炸”?越看越慌 , 越看越觉得:那么多人都跑出去买菜了 , 我啥都不做 , 会不会吃亏?强烈的不安 , 让她立即起身 。
我强行把她“按”回床上 , 阻止她出门 。
我问:“家里米面充足吗?”充足 。
“粮油缺吗?”不缺 。
“纸品洗衣液消毒水缺吗?”充足 。
那只要主食在 , 一个月内饿不着 。
接着思考:为了点蔬菜 , 值得深夜出门人挤人吗?
当时长宁区的数字并不严重 , 但已报道这一轮奥密克戎病毒传播力倍增 。 菜场这种地方 , 以视频里的人流密度 , 但凡有一例阳性 , 后果都不堪设想 。 两相权衡 , 答案是:反正饿不着 , 那就不值得冒险 。
理智让我们一家人没有出门 。
但坦率说 , 封控在家的几天 , 眼见着冰箱里的蔬菜日渐减少 , 我也逐渐不安、焦虑 。 自己似乎分成了两份 。 “理智的我”对“情绪的我”反复念叨:不哄抢、不哄抢、不哄抢……别被从众的本能、未知的不安情绪干扰 。
为了平心静气 , 求得真理 , 那几晚 , 我重新拿出了大学时代的读物《老子》《周易》等 。 随便翻翻 , 嗯 , 效果还真不错 , 忘记买菜这件事了 。

买菜|自述:住浦西的我,不靠“抢”单,轻松买到了菜

文章图片

小区解封的早晨 , 上海大雨瓢泼 。 我一早被雨水声惊醒 , 忽然想到:下雨人少 , 不如出门买菜 。
我和家人共同认为 , 菜场暂不能去 。 分歧是:我妈想去门口小店采购 。 但我的判断是 , 附近的超市背靠国有集团 , 更值得信赖 。 于是我们兵分两路 。
果然 , 一会儿我妈打来电话 , 表示小店菜价离谱 , 她提前回家了 。
上午10点 , 我走进超市 , 蔬菜水果堆满了货架 , 人不多 , 价格和平日差得不多 。 我笃悠悠买好菜 , 连付款都不用排队 。
中午 , 雨停了 。 小区里的人陆续走出来 。 我妈的手机堪称“邻里信息源” , 她告诉我 , 一群人冲到菜场抢菜去了 , 发现菜场价格偏贵 , 又纷纷调转枪头冲进超市 。 傍晚 , 据说“超市连一片叶子都没有了” 。
铩羽而归的居民们 , 在第二日上午10点 , 把超市抢到片叶不剩 , 与我第一日的笃悠悠形成鲜明对比 。
“盲从不好 , 要有自己的判断 。 ”老人家感叹 , “和别人反向思维 , 这时候是对的 。 ”
再来说说网购 。
早前 , 盒马、叮咚、京东、美团等网购平台已经十分难抢到菜 , 我直接放弃 。 懒 , 不愿意牺牲睡眠时间 。
有人推荐奥乐齐超市 , 除了绿叶菜没有 , 其他面包、熟食、便当一应俱全 , 鳗鱼饭、松鼠桂鱼、半熟芝士、咖啡等 , 琳琅满目 , 当日下午就配送到家 。
【买菜|自述:住浦西的我,不靠“抢”单,轻松买到了菜】
买菜|自述:住浦西的我,不靠“抢”单,轻松买到了菜

文章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