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口量150万?这款产品或许还能畅销半年】与此同时, 坊间也曾流传出指尖陀螺将面临价格战和崩盘的危机 。 对于这款产品在市场上是否还有盈利空间, 红利期还有多长等问题, 大伟哥认为, 对于卖家而言, 这款产品并没有多少盈利空间, 只是其带来的高曝光量, 可以让消费者到其店铺去购买其他产品 。
“此外, 从目前欧美市场的普及率来看, 这款产品生命周期不会过短, 近期内的需求量还是很大, 它至少还有半年的红利期, 另外新兴市场也需要这些产品 。 ”大伟哥说道 。
而程桂良表示, 指尖陀螺是属于6-12岁少年的玩具, 这些人群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更新和转移, 所以出口峰值可能会出现在今年6月-7月 。 但因其各自娱乐无法交流, 一旦有新玩具取代, 该产品将逐渐被淘汰, 生命周期并不长久 。
可能隐藏的危机:供应链稀缺+商标侵权
对于指尖陀螺的形势, 没有谁能下绝对定论 。 不同的角色的不同视角, 可能都有参考价值 。
据厂家陈先生透露, 前一段时间, 出口到国外的指尖陀螺, 收到很多客户反馈问题, 也有要求退货 。 因市场上出了一大批质量比较差的产品, 到国外都生锈了 。 并且遭到一堆投诉, 估计后续的单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因此现在消费者开始都买高端的产品, 常规的廉价产品都淡下来了 。
大伟哥也提到, 指尖陀螺前期是会赚一点差价, 后期雏形配件紧缺的话, 会出现成本的提高, 目前的话, 赚差价还是很少的 。
在3月份以前, 有一部分卖家是赚到钱的 。 但3月份之后, 基本在打价格战, 大批量生产之后, 背后的供应链存在很大的压力, 原材料不一定供应得上, 因为指尖陀螺关键材料是比较偏门的, 在市场上比较少见, 所以很难大批量生产 。
此外, 其还会有隐藏的危机 。 大伟哥提到, 现在市面上大概会有上百款指尖陀螺产品, 关于商标注册、侵权的问题, 解决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
据了解, 关于指尖陀螺的专利问题, 行业商标注册机构表示:欧盟外观专利已经被注册, 商标也是, 卖家在这些市场销售, 需要更改外观和名字 。
美国站暂时没有发现已注册专利, 据说有商标在申请中, 但因为缺乏显著性暂未通过 。 此外, 这款产品已存在美国市场多年, 一款产品在没有任何专利的情况下公开超过一年, 就不具备新颖性从而无法申请 。
一颗陀螺留下的思考
“十年打工一场空、一个陀螺成富翁, 中华儿女千千万, 干的干、看的看, 干的赚了几百万, 看的不干还说陀螺快完蛋 。 ”这是最近陀螺现象引发的段子, 无论是破涕而笑, 还是引人深思, 这无疑成了2017年现象级的一款产品 。
一颗原本价值无几的产品如何霸屏, 如何得到这么多的宠爱, 如何带来商机?对于跨境出口卖家而言, 选品也是销量的一大前提 。
此前, 中国的出口卖家给人留下了靠刷单和跟卖抢滩市场的印象 。 程桂良提到, 指尖陀螺火爆的套路很值得产品研发的去学习 。
“欧美本土卖家的打法不同, 他们会通过事件营销把产品炒红, 巨量流量把产品炒红, 然后收割, 撤退之后就留给散户去当接盘侠, 接盘过程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获利, 当然也会有一部分人成为单纯的接盘侠 。 ”
在市场火热赚钱之余, 也许出口玩家也需要冷静, 如何看待风口的机遇和危机, 该不该进入以及如何玩出新花样, 都是陀螺留下的思考题 。
本文”日出口量150万?这款产品或许还能畅销半年”为卖家资讯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转载于:卖家资讯http://www.maijia.com/news/article/34806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