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什么意思( 二 )


功效:安神养心,健脾和胃 。
百合脯
配料:生百合60克,蜂蜜2汤勺 。
做法:将百合清水洗净放入碗内,浇上蜂蜜,放入蒸锅内蒸30分钟出锅,或烘干或风干即可 。分七次睡前服用 。
功效:清心安神 。适于睡眠不宁,惊悸易醒者 。
处暑节气注意情绪变化
秋天主“收”,因此,情绪要慢慢收敛,凡事不躁进亢奋,也不畏缩郁结 。“心要清明,性保持安静”,在时令转变中,维持心性平稳,注意身、心、息的调整,才能保生机元气 。
处暑节气需要适度运动
秋天,秋高气爽,适合户外运动 。可根据个人的体质,做一些登山、慢跑、郊游等户外运动 。但要多注意滋脾补筋 。
因为秋天金容易克本,而肝是主筋的 。在运动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剧烈,做好准备活动,避免伤筋 。
处暑节气需要充足睡眠
夏天昼长夜短,且夜间温度也较高,导致一些人夜间休息得不好,根据中医的说法,如此“阴阳失衡”,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如高血压患者易血压升高,心绞痛患者发作频率提高 。
建议:
保证足够的睡眠 。这才能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小时的高质的睡眠 。
处暑节气饮食要均衡
处暑饮食不宜过饱,通常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注意全面、均衡的营养搭配,不可挑食、偏食 。有些人受天气影响,食欲不振,则可以吃得稍微清淡些 。
建议:
夏季应多食用低糖、低盐、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尽量少吃辛辣、油炸的食品 。
处暑节气适量健身
夏日仍需维持适量的运动,但要注意不应在阳光下运动 。同时,由于夏天运动出汗量更大,对排毒有好处,但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出汗过多导致血粘度升高 。
建议:
饭后一小时进行运动,且运动不宜太激烈,不要流过多汗 。
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就很适合夏季进行 。同时,夏季一定要多饮水,及时补充水分,排除毒素,减轻心脏负担 。
处暑有什么传统习俗
中元祭祖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 。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 。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
出游迎秋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 。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
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 。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 。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