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哪里对妇科好 妇科不好按摩哪个地方( 二 )


对症按摩疗法: 双手放在小腹上,手掌心朝下,用左手中指的指腹按压穴位,右手中指的指腹按压在左手中指的指甲,两手中指同时用力按揉该穴,至有酸胀的感觉,每次按揉1-3分钟,每天早晚轮流用左,右手按揉 。
按摩曲骨穴调经止带
曲骨穴不仅仅是任脉的腧穴,同时还是任脉与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具有调理冲任脉气,补肾培元,调理湿热,固冲止带的功效,是临床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穴位之一 。
取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
穴位功效:具有培补肾元,调经止带的功效 。
主治病症:主治赤白带下,月经不调及小便淋沥,遗尿,五脏虚弱,产后子宫收缩不全,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炎症 。
对症按摩疗法:1.将双手搓热,以一只手盖住肚脐,另一只手在穴位上进行按摩,两手可以交替进行按摩,每次2分钟,每天2次,可调经止带,治疗女性白带异常;2.或用中指按压30秒放开,重复几次,或手握空拳敲打该穴数分钟,也可起到调经止带的作用 。
按摩三阴交活血调经
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井穴,是中医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常用的穴位之一,由于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交汇于此,故得名“三阴交”,经常按摩此穴,可加快血液循环,促使卵巢分泌激素,从而起到活血调经的作用 。
取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
穴位功效:该穴具有健脾益血,调经通络的功效,还可安神助眠 。
主治病症:主治闭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不孕,难产等妇科疾病 。
对症按摩疗法:用一只手的四个手指握住足外踝,拇指屈曲垂直按在三阴交穴上,用拇指端一紧一松用力按压,适当配合按揉动作,以有酸胀麻感为佳,做完左侧三阴交按摩,接着再做右侧 。
按摩天溪穴祛除乳房胀痛
天溪穴属足太阴脾经,因此对于胸部不适,如胸胁疼痛,乳痛,乳汁少等疾病,有不错的调理和治疗作用,常按此穴,还能预防产妇常易发生的乳痈,即急性化脓性乳房肿胀 。
取穴:位于胸部外侧,第4肋间隙,距身体前正中线6寸处 。
穴位功效:此穴具有泄热利窍,疏经止痛的功效 。
主治病症:主治乳汁 分泌不足,乳痈,乳腺炎,肋间神经痛及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胸膜炎等 。
对症按摩疗法:1.用双手手指指腹短按压天溪穴做环状运动3分钟左右,每日2次,此法可治疗乳腺炎;2.站立,用一手拇指指腹按压天溪穴1分钟,然后再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继续按揉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此法可治疗乳腺炎 。
按摩子宫穴治疗慢性盆腔炎
子宫穴属经外穴,长期按摩此穴,可以治疗盆腔炎,对其他一些妇科症状也有很好的调理和治疗作用 。
取穴: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
穴位功效:此穴具有调经理气,升提下陷的功效 。
主治病症:主治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症等 。
对症按摩疗法:1.仰卧,双腿屈膝,用手轻抓腹部15次,然后将腿伸直,点按子宫穴1分钟左右,此法可治疗慢性盆腔炎;2.仰卧,双手手指指端按压子宫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日2次,每次2分钟,对于治疗盆腔炎也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
按摩带脉穴治疗带下病
带脉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且是足少阳与带脉的交会穴,是带脉经期所过之处,可协调冲任,有理下焦,调经血,止带下的功效,常按此穴,能治疗妇女的带下病 。
取穴:位于侧腹部,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处,肝经章门穴下1.8寸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