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IOS中可以设置和调节CPU的核心电压(如图7) 。 正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Default(默认)状态 。 如果CPU超频后系统不稳定,就可以给CPU核心加电压 。 但是加电压的副作用很大,首先CPU发热量会增大,其次电压加得过高很容易烧毁CPU,所以加电压时一定要慎重,一般以0.025V、0.05V或者0.1V步进向上加就可以了 。
3.用软件实现超频
菜鸟:嗯,这下我记住了 。 那么通过软件超频又是怎么回事呢?
阿萌: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软件来超频 。 这种超频更简单,它的特点是设定的频率在关机或重新启动电脑后会复原,菜鸟如果不敢一次实现硬件设置超频,可以先用软件超频试验一下超频效果 。 最常见的超频软件包括SoftFSB和各主板厂商自己开发的软件 。 它们原理都大同小异,都是通过控制时钟发生器的频率来达到超频的目的 。
SoftFSB是一款比较通用的软件(图8),它可以支持几十种时钟发生器 。 只要按主板上采用的时钟发生器型号进行选择后,点击GET FSB获得时钟发生器的控制权,之后就可以通过频率拉杆来进行超频的设定了,选定之后按下保存就可以让CPU按新设定的频率开始工作了 。 不过软件超频的缺点就是当你设定的频率让CPU无法承受的时候,在你点击保存的那一刹那导致死机或系统崩溃 。
接招,看超频秘技
1.CPU超频和CPU本身的“体质”有关
很多朋友们说他们的CPU加压超频以后还是不稳定,这就是“体质”问题 。 对于同一个型号的CPU在不同周期生产的可超性不同,这些可以从处理器编号上体现出来 。
2.倍频低的CPU好超
大家知道提高CPU外频比提高CPU倍频性能提升快,如果是不锁倍频的CPU,高手们会采用提高外频降低倍频的方法来达到更好的效果,由此得出低倍频的CPU具备先天的优势 。 比如超频健将AMD Athlon XP1700+/1800+以及Intel Celeron 2.0GHz等 。
3.制作工艺越先进越好超
制作工艺越先进的CPU,在超频时越能达到更高的频率 。 比如Intel新推出就赢得广泛关注的Intel Celeron D处理器,采用90纳米的制造工艺,Prescott核心 。 已经有网友将一快2.53GHz的Celeron D超到了4.4GHz 。
4.温度对超频有决定性影响
大家知道超频以后CPU的温度会大幅度的提高,配备一个好的散热系统是必须的 。 这里不光指CPU风扇,还有机箱风扇等 。 另外,在CPU核心上涂抹薄薄一层硅脂也很重要,可以帮助CPU良好散热 。
5.主板是超频的利器
一块可以良好支持超频的主板一般具有以下优点:(1)支持高外频 。 (2)拥有良好供电系统 。 如采用三相供电的主板或有CPU单路单项供电的主板 。 (3)有特殊保护的主板 。 如在CPU风扇停转时可以立即切断电源,部分主板把它称为“烧不死技术” 。 (4)BIOS中带有特殊超频设置的主板 。 (5) 做工优良,最好有6层PCB板 。 你这个U~我说超频的价值不大!~
加内存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下面参考资料
严格意义上的超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是指任何提高计算机某一部件工作频率而使之在非标准频率下工作从而提高该部件工作性能的行为,其中包括CPU超频、主板超频、内存超频、显示卡超频和硬盘超频等等很多部分 。
通常所说的CPU超频仅仅是提高CPU的工作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 一般来说,CPU制造商都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而预留一点频率余地,例如实际能达到2GHz的P4CPU可能只标称成1.8GHz来销售,因此CPU超频方法可以使你在花费很小的情况下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
在过去,我们超频的方法通常是将CPU的时钟速度加快 。 如今,许多主板厂商都开始在自己的产品上作了人性化的超频功能,因此超频的方法也从以前的硬超频变成了现在更方便更简单的软超频 。 所谓硬超频是指通过主板上面的跳线或者DIP开关手动设置外频和CPU、内存等工作电压来实现的;而软超频指的是在系统的BIOS里面进行设置外频、倍频和各部分电压等参数 。 一些主板厂商还推出了傻瓜超频功能,就是主板可以自动以1MHz为单位逐步提高外频频率,自动为用户找到一个让CPU能够稳定运行的最高频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