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慢性病,你是相信西医终身服药,还是相信中医可以zhi愈?( 二 )


文章插图

得了慢性病,你是相信西医终身服药,还是相信中医可以zhi愈?

文章插图
孟子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 。为了孟子能出人头地,孟母是呕心沥血 。最早的时候,孟子的家在一个坟场附近,耳濡目染的时间久了,竟然丢下书本,和邻居孩子玩起了哭丧、跪拜的游戏 。孟母一看紧张的眉头紧锁,考虑良久还是决定搬家 。
第二个家在集市一旁,小摊小贩的吆喝声,从早到晚不绝于耳 。比起枯燥乏味的书本,做生意有趣的多了 。于是孟母不愿看到的一幕出现了,孟子一会鞠躬欢迎客人,一会招待客人购买,一会讨价还价不休,是忙的不亦乐乎!
不能荒废孩子的学习,于是开始了第三次搬家 。充分吸取前次的经验教训,这次将新家安在了学校附近 。此时孟子才开始守秩序、懂礼貌、喜读书,孟母才心满意足的笑了!正是由于孟母注重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所以才不辞辛苦屡次搬家,最终使孟子有所出息!
与朱重八的纠缠洪武三年的一个深夜,朱元璋在龙案前来回踱步,面对危机四伏的国家,却思考良久不得良策 。忽然灵机一动,不是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吗,说不定御书房有他想找的答案 。一圈走下来,手中拿着本《孟子》津津有味的读起来,刚开始挺和颜悦色的,没过一会便眉头深锁,又过了一炷香的功夫,侍立一旁的太监就听到骂声:“老匹夫死的倒挺早,不然我一刀砍了你!”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出现,直到朱元璋下令要将孟子的牌位从文庙中扔出去,众人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竟然是因为书中的“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后来还是吏部尚书钱塘苦谏,孟子才重回文庙 。
然而倔强的朱元璋,还是在洪武27年,命85岁的大学士刘三吾,删掉了朱元璋认为的异端邪说85条,全书最后只剩下170条,并明文规定,考试不得以85条内容为题,学子也不得学习85条内容!
此事的后续发展由于经过2000余年的发展,孟子的思想也深入士大夫之间,虽然经朱元璋的文化专制,删掉了许多内容 。然而朱元璋死后不久,朝廷就允许恢复了被删掉的内容!而且书的内容也得到了补充与发扬!
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奉亚圣;明景泰二年,孟子嫡派后裔被封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并世袭罔替;民国三年,73岁的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庆棠改封奉祀官;民国24年,改称亚圣奉祀官!
【得了慢性病,你是相信西医终身服药,还是相信中医可以zhi愈?】END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