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专利是否侵权 专利侵权判定( 二 )


1.全民覆盖原则
它是普遍适用原则中判断专利侵权的最基本原则之一 。 所谓普遍适用原则,是指如果侵权成立,那么产品或方法就应该具备专利权利要求书中描述的每一个特征,缺一不可 。 包括以下情况:
(1)字面上的侵权,即通过字面上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侵权商品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必要特征相同,甚至该技术特征的文字表述也相同;
(2)侵权人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必要技术特征完全相同 。 所谓技术特征相同,是指与本专利的技术特征相比,本专利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所有必要技术特征都被侵权人的技术特征所涵盖,并且每个专利的必要技术特征都能在侵权人处找到;
(3)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使用了上述概念,而侵权物品中出现的技术特征是上述概念下的具体概念,也属于同一技术特征;
(4)侵权人的技术特征多于专利的必要技术特征,也就是说,与权利要求相比,侵权人的技术特征不仅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的全部特征,还增加了特征 。
2.对等原则
等同原则是指侵权人的技术特征表面上不同于专利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但实际上属于专利技术方案的一个或者几个必要技术特征以实质上相同的方式或者相同的技术手段被替代,使被替代的(侵权人)技术特征和被替代的(专利技术)技术特征具有实质上相同的技术效果 。
3.禁止反言原则
禁止反言原则是指一方不能因为自己的行为主张某种权利,从而损害另一方的利益 。 在专利领域,如果等同原则可能扩大专利权人的利益,那么禁止反言原则就是对等同原则的合理限制(但并不否定原始等同)
则),从而有利于社会公众的利益 。
4、自由公知技术抗辩原则
自由公知技术抗辩原则,是指审理或者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人民法院或者专利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认定被控侵权人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是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应当认定该实施行为不构成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 公知技术,是指专利申请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在国内公开使用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 自由公知技术是指已经进入公有领域的公知技术,任何人均可以无偿实施 。 任何公民和单位有权使用自由公知技术,这一权利不应当因为他人就自由公知技术获得专利权而受到损害 。
5、多余指定原则
多余指定原则,是指解释专利独立权利要求和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时,将记载在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明显附加技术特征(即多余特征)略去,仅以独立权利要求中的必要技术特征来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判定侵权物(产品或方法)是否覆盖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原则 。
希望能够帮到你!
如何判断专利是否侵权 专利侵权判定
如何认定专利侵权,怎样判断专利侵权【判定专利侵权】专利权是专利权人利用其发明创造的独占权利,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了依法受保护的有效专利的违法行为 。 对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认定方法,法院基本上采用的是分三步走的方法 。 即:确定被控侵权产品的相应技术特征 。 也就是根据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对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进行对应的分解 。 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 即首先要明确专利权人请求保护的是什么 。 将经过分解后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 。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完全相同;(2)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不完全相同 。 对于第一种情况,我们会认定被控侵权产品落入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成立;对于后一种情况,我们可能会认定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是对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被控侵权产品仍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也可能成立 。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九条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 。 判断专利是否侵权需要比对对方产品技术特征是否全面覆盖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如果必要技术特征构成全面覆盖则可以判定构成侵权 。 你现在只是简单的描述你的权利要求1,技术特征应该不全面,按你的描述来说,你的专利很可能是没有创造性的无效专利,只要他人提出无效申请,你的专利很可能被无效掉,被无效专利视为自始不存在,那么别人也不可能侵权 。 专利侵权行为是指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又无法律依据,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