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上事”了?三星中国做公益被起诉侵犯商标权,对方索赔300万( 二 )


业内:更有战略眼光的企业 , 会把公益放在公关前面近年来 , 资本市场越来越重视ESG投资 , 企业本身也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 , 以此来塑造自己的商业角色 , 展现品牌的责任担当 。
今年4月10日 , 中欧国际商学院发布了《2021企业社会责任白皮书》 。 数据显示 , 近年来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 , 企业在教育支持、慈善事业参与、志愿者活动和国际援助等方面也更加活跃 。
但企业投身公益活动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 三星中国就是其中一例 。
“如果感恩基金会已经申请商标保护了 , 三星中国应该自律 , 看下有没有(被使用)” , 陶传进对《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当然 , 如果没看到 , 或不小心忽略了 , 先是行业协调解决 , 解决不了了 , 再动用法律 , 这个不是一个恶性事情 , 可能是大家的知情程度不够” 。
同时 , 陶传进认为 , “项目同名”其实是企业在做公益时需要注意的事务性事项 , 是基础 。 考量企业公益活动是否专业的关键还是在于公益活动本身——花了钱 , 是不是能把事情做好做到位 。
企业投身公益 , 也需要专业性视角和更长远的战略 。 “企业做公益会有两个效果 , 一是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 , 二是获得企业美誉度、改善社会关系 。 ”陶传进认为 , 更有战略眼光的企业会把公益本身放在第一位 , 而不会把改善关系和公关放在第一位 。 “公益活动真实而持久的投入 , 才会获得社会的赞美和信任 , 这时候公关效果会自动到来 , 而且效果更好 。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ID:nbdnews) , 采访人员:李少婷 李明会 , 编辑:段炼 宋思艰杜波 , 校对:何小桃 ,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