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又放大招:涉及用户6000万( 三 )


好在那些最早做海外中文的机构 , 已经摸索出了不少经验 , 对海外营销和流量的玩法也玩得比较熟 , 也给出海企业提供了经验参考 。
虽然市场规模想象空间不大 , 但是赛道待开发潜力不小 。 如果以目前几家主流海外中文教育机构用户规模看来 , 总和不过数百万 , 与数千万人口规模相比 , 仍旧“大有可为” 。
03拼的是获客教研不是难题 , 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运营和获客 。 然而 , 这也是横在玩家面前的一个门槛 。
有业人士提到 , 出海教育品牌获客的投放渠道相对简单 , 几乎以Facebook体系、Google等渠道为主 , 获客成本并不是很高 。
“Youtube上成天都能刷到LingoAce的广告 。 ”Lucy感叹 。 海外中文教育机构已经能够熟练地通过算法 , 在社交媒体上精准地找到自己的潜在客户 , “我在给孩子上悟空中文的一对一课程 , 就是通过朋友圈看到的 。 报名之后 , 我只要把他们的产品页面转发到朋友圈 , 如果有好友通过扫码我的二维码报名了课程 , 平台就会免费送我一定数量的课程 。 ”
但是也有不少项目在国外砸钱做大量广告 , 效果却并不是很明显 。 有海外教育创业者告诉铅笔道 , 如果照搬国内获客方式 , 可能用户来得快 , 走得也快 , 最终成本会很高 。 此外 , 也有企业会在线下获客 , 比如校园渠道、华人组织、各种协会等 。 但是 , 线下的支出可能更高些 。
“有的企业会线上和线下结合获客 , 这样的话 , 我觉得大企业会更有优势 。 但是 , 我不认为企业的业务可以做到增量很快 , 因为这个行业竞争很激烈 , 而且不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 ”Noah说道 。
在焦念韬看来 , 海外教育的各种线上和线下渠道 , 已经在过去三四年的时间被业内玩家摸索过一遍 。 “现在 , 海外中文教育的获客难度已经比较高了 , 企业已经到了拼转化效率和运营效率的阶段 。 ”焦念韬说道 。 现在各机构课程质量相差不大 , 价格接近 , 思路和理念也都比较类似 。
影响国内教育企业在海外长期发展的最大因素 , 是对不同文化和市场中教育的理解 。
“国内教育企业做教育的价值观和产品的理念较为中式 , 做课程重服务的思路虽然可以快速落地 , 但是很难突破华人的圈子 。 教育出海肯定要看到更广阔的市场 , 要符合所在市场用户的需求 , 了解用户的学习方式 。 ”焦念韬发现 , 在海外影响力比较大的本地教学平台 , 授课非常强调个性化和趣味性 , 在学习过程中 , 更多地是启发益智 , 而不是在灌输知识 。
数月前 , 焦念韬所在的蓝象资本投资了国际中文学习平台“灵雀中文” 。 焦念韬表示 , 之所以投资这家公司 , 是因为看到了它的差异化 。
“灵雀中文开发了一个技术平台 , 在平台上有许多可以选择的形象和故事线 , 老师们可以创作自己的AI课程 。 在以后的发展中 , 平台可以开放给所有美国老师或者中国老师 , 让老师们利用平台开发各种类别的课程 。 这是一个不同的产品思路 , 在市场上比较少见 。 ”焦念韬坦言 , 在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 , 投资逻辑是找到一些具有独特竞争位置的产品 。
把眼光放到正在出海的国内教育企业身上 , 焦念韬发现 , 中国的企业已经花了很多精力在研发具有娱乐性和互动性的课件上 。 “但我觉得还不够 , 整个思路还没有实现完全的本土化 。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铅笔道”(ID:pencilnews) , 作者:林森森 , 编辑:吴晋娜 ,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