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的最好方法 冬季养生十大要点( 四 )


方法:冬天喝茶以红茶为上品 。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生热暖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 。
8、喝“点”粥
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 。天冷时,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能预防感冒 。
方法: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等最适宜 。还可常食安神养心的桂圆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健胃理肠的鲫鱼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润肺生津的银耳粥和消食化痰
的萝卜粥等 。
9、护“点”脚
民间有一说法,“寒从脚底生” 。因为脚为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医认为脚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脚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脚部保暖防寒 。冬季健脚即健身 。
方法:天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 。天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 。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 。
10、早“点”睡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 。”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有句俗语: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仨月 。中医讲究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冬天是养精蓄锐的季节 。
方法: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

冬季养生的最好方法 冬季养生十大要点

文章插图
冬季养生方法和要点一、养生特点
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 。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 。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防寒 。
冬季,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 致密,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肾、膀胱的气化,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易导致肾炎、遗尿、尿失禁、水肿等疾病 。因此冬季养生要注意肾的养护 。
二、养生方法
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 。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 。而保证肾气旺的关键就是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 。
三、饮食调养
【冬季养生的最好方法 冬季养生十大要点】原则
冬季饮食 应遵循“秋冬养阴”、“养肾防寒”、“无扰乎阳”的原则,饮食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 。
养肾为先
寒气内应肾 。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 。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 。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
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 。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 和无机盐 。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
温食忌硬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 。而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进入肠胃后,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而血量减少将严重地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有损人体健康,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
增苦少咸
冬天肾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使心脏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 。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槟榔、橘子 、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