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良好的大学生活习惯?( 二 )


一般说来4—6岁的孩子就有了东西的归属意识 。比如,这个玩具是我的,这盆花是妈妈的,玩具娃娃是幼儿园 。家长应因势利导,支持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图书借给小朋友,教育孩子幼儿园的玩具要大家轮着玩,甚至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这样,才会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产生集体意识,学会遇事考虑他人的感受,不能仅仅以自己为中心 。
劳动习惯—让孩子从自己穿衣做起 。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占绝大多数 。现代父母在孩子的教养上,常常会过度保护或生活中处处代劳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孩子可能会失去自己动手的机会,进而失去办事靠自己的意识 。劳动习惯,同样是一项在幼儿时期就应该培养的行为习惯 。
一般幼儿的好奇心使他喜欢自己做 。我们都知道孩子从1—2岁起就会抢着要自己吃饭,可常常是饭菜洒了满桌,就是放不进嘴里 。类似的情况还有,像孩子要自己穿衣、穿鞋、帮忙叠衣物、收玩具 。但由于他们年纪小,劳动能力有限,在有些家长看来无异于帮倒忙 。
有些家长就喜欢自己代替,把一切打理得干净利索 。天长日久,就像俗话说的:父母能干,儿女娇痴 。孩子失去了学习和参与的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就该由家长做 。渐渐产生了依赖性 。现在有的小学生甚至中学生都不做一点自我服务性劳动,认为“我的任务是学习”,进而不爱惜劳动成果;还有一些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极差,离开家长就吃不好、穿不好,这都是早期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结果 。
卫生习惯—身心健康的重要一环 。
现代家庭对子女卫生习惯的培养重在两个方面,一是健康的饮食习惯,一是良好的作息习惯 。
5岁的莉莉是个胖胖的小姑娘,她食欲很好,可喜欢吃的除了零食就是洋快餐 。爸爸妈妈说,这孩子几乎天天都要去麦当劳 。
可前不久幼儿园体验,莉莉竟然血色素偏低,是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现代家庭中孩子养得娇,往往是孩子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殊不知这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并无好处 。
应该注意让孩子从婴幼儿阶段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餐,少吃零食,不偏食 。
尤其是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观,让孩子从小形成饮食有节、均衡营养的好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将伴随孩子一生 。
作息时间混乱是现代人生活的误区,这一点,孩子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现在的小孩从婴幼儿阶段就开始接触电视、电脑,到了幼儿期,沉湎于电视、电脑的机会更多 。
有些小孩子从3岁开始就接触电脑;有的孩子精力充沛,周末、节假日甚至随着父母的生活节奏晚睡晚起,这种做法不仅使孩子的身心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还使孩子到了上学年龄,不能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 。
学习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 。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北路小学校长沈广慧告诉我们,小学一二年ji是养成阶段,要让孩子逐渐养成按时休息、按时起床、按时学习等生活习惯,以适应今后紧张的学习需要 。
但是实际上这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样始自孩子的幼年 。
为人父母者,在孩子幼年阶段,不仅要注意孩子的早期教育,更要注意激发孩子爱学习、爱看书的兴趣,这对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极为有益 。据美国教育专家表明,如果在学前阶段,孩子的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孩子将来入学后很可能就会学习能力低下,跟不上学校学习的进度 。
那么在孩子0至2岁这个阶段,家长应注意发展孩子的那么能力呢?
diyi阶段:零至六周 。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身体的接触,需要爱和温暖 。如果母亲能在这个时候喂养母乳,对孩子笑、说话、唱歌,目光要有接触,更能增加亲子间的亲密关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