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媒资平台( 二 )


校园媒资平台

文章插图

校园媒资平台

文章插图

智媒审核云功能架构图
而“智能媒资创新平台”在制作中运用了大量业界先进技术,包括音视频识别、大数据挖掘,目前可以提供包括媒资采集、存储、编目、入库、整合、审核、取用、编辑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可多云存储保障数据安全、资产的隔离共享、快捷精准地找到资料 。
校园媒资平台

文章插图

智能媒资库
鲸平台:传统媒体打造自身技术平台的优势在哪里?
徐桢虎:优势在于对于媒体业务的熟悉和理解程度,可以率先在自身媒体业务中应用和成长 。互联网产品研发有一个概念叫做MVP(也就是最小化可用产品),可能最开始功能没那么完善,但是产品可以在自身业务中得到不断的反馈和迭代升级,打磨成熟再进一步推广到市场 。当然也不是任何媒体都适合打造自身技术平台,这需要对于媒体数智化转型的理解、对于核心技术自研的决心、组织架构变化的魄力 。
鲸平台:可否请您讲讲“未来媒体与人工智能实验室”?
徐桢虎:2017年5月,封面的“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实验室”成立,是全国首个关注“AI+媒体”的实验室,专门进行前沿技术与泛媒体领域的技术和应用研究,并进行产品化落地 。它同时也是封面新闻众多科技产品的孵化器,封面新闻的主流媒体算法、写稿机器人都是从这里孵化出来的 。目前开展数据资产、智能创作、数字版权、数字展览技术应用等方面研究 。
鲸平台: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目前团队技术人员占比多少?员工激励方式如何?
徐桢虎:封面科技的技术团队占比超过50%左右,后续根据业务情况会进行扩张 。有关技术人员的激励政策在持续探索中 。我们目前实行的激励政策有4点:对外技术项目绩效的激励;对技术成果转化的激励;核心技术应用的奖励;技术创新奖激励 。去年公司完成了天使轮融资,未来会争取早日进入资本市场,有关核心技术员工的股权激励政策也在探索中 。
鲸平台:伴随着百度AI数字人“度晓晓”40秒中写完40篇高考作文的消息,机器人写作又一次收到大家的关注,在您看来,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是否会在未来遭遇失业?
【校园媒资平台】徐桢虎:我的看法是不会失业 。机器写作的初衷是为了提升效率,不是为了替代记者 。从安全审核的角度来看,完全没有经过审核的内容是无法进行公开传播的 。快讯类稿件适合机器人采写,例如天气预报、球赛、财经结果公布……重复的报道内容不需要记者进行重复劳动 。比如我们封面新闻,写稿机器人在地震报道中应用较多,需要人文关怀、深度思考、仔细调研的稿件需要记者去完成采写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是为了让记者、编辑把更多时间应用到深度思考中,用到可以创造价值的地方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